在這個幾乎人人都離不開網絡的時代,你是如何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你也許會抓緊每一個時間空隙去瀏覽網頁和刷微信,一旦停下來就好像錯過了許多有趣的、有用的信息,在馬不停蹄的走馬觀花中,你仍感覺意猶未盡,好像缺少了什么。
缺了什么呢?
由肯?布蘭佳、保羅?梅耶和迪克?盧赫三位作者共同完成的《知道做到》這本書告訴了我們那缺失的一環——重復。
在書中,作者指出了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社會存在的問題,就是我們獲取知識和信息很容易,知道的很多,但是真正做到卻很少。
這是為什么呢?
書中給出了三個原因和對應解決方法。
一,信息過載。
你一天上多少個網站?瀏覽多少個公眾號?看多少篇文章?在上網的時候,你本來想搜索一個相關問題的信息,但是點進去發現一大堆無用的網頁鏈接,有時候一不小心就點進了某個娛樂明星的八卦新聞中,然后一環接一環,毫無防備的就浪費了許多時間和注意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自己就關注了許多成長類公眾號,很多號其實不是主動關注的,而是被推薦的。大部分人都有一種強迫癥,看到推送的紅點,就忍不住點進去看,然后這樣一篇篇看完,一天下來看了好多文章,似乎知道了很多,但是記住的卻很少,做到的完全沒有。
解決信息過載的方法是“少而精”,不追求數量而是質量。而把信息和知識轉行為能力的關鍵在于間隔性重復。
重復這個概念如此簡單,以至于大多數人會忽略。但是重復的效果確實非常實在的。它可以解決遺忘的問題,你不需要過人的記憶力,只需要在關鍵點間隔重復,那么你的記憶就越是深刻;你可以解決不熟練的問題,剛剛學會一個技能,但是達不到高手的水平,那么就需要多次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
二,消極過濾。
你是一個愿意聽取他人意見的人嗎?你會不會不自覺地反抗他人,或者刻意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
如果在沒有深入了解和思考的情況下,輕易對別人的觀點下結論,帶著情緒和偏見閱讀,那等同于自動屏蔽信息和知識,個人的認知沒有和他人形成交流碰撞,那么思維會固化,無法更新迭代。
比如最近大火的《戰狼2》,仍然有一部分人以奇怪的理由和角度批評這部電影,他們標榜自己是專業的,認為吳京一個功夫明星不過是一個武夫,拍的電影缺乏藝術性,更不配和諾蘭這樣的大導演對話。這樣的心態如何能看清《戰狼2》火爆背后的原因?又如何能指引中國電影的未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開啟綠燈模式是解決消極過濾的好方法。我們對待事物和他人,不要毫無根據的排斥,不要封閉自己的內心,應該敞開心懷,以包容的心態接納不同的觀點和事物。
三,缺少跟進。
出于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喜新厭舊的人性,我們更容易去學習新知識而不是鞏固舊知識。
我們往往滿足于對知識的淺層了解,而不是深度挖掘,因為那樣更加耗費心智,不如收獲新知識那樣輕松和滿足。
學習的過程分為知識的獲取、處理和輸出階段。如果我們滿足在最初的獲取階段,不進行跟進,不繼續深化練習,那么知識就永遠只是知識,它無法成為你的能力。
跟進的方法是獲取指導,支持和責問。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有一個好的導師對你進行教導,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方法,另外在你遇到挫折時還會給你鼓勵。
當然,無論是否有好導師指導,間隔性重復都是必須的。不斷嘗試和改進,你終歸能夠把知道變成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