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小故事

01.漁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著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于是個經(jīng)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么好,我的兒子們?yōu)槭裁催@么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wǎng)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wǎng)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jīng)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后,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著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著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

1、漁王年老時抱怨三個兒子捕魚技術太平庸

2、路人聽了,詢問漁王是如何教授兒子們捕魚技術的

3、路人揭秘,漁王只教授了經(jīng)驗,沒有教授教訓

主題:不能僅僅從經(jīng)驗中學 還需要從實踐的經(jīng)驗和教訓中學習。

現(xiàn)實:學習游泳,不能光聽教練講和看別人怎么游,還需要自己親自下水實踐。

02.綠鞋子的故事

有個人在很小的時候,無意從神仙那里得到了一本書。

這本書仔仔細細地告訴他關于完美愛情的一切。里面說,他會遇到一個穿著綠鞋子的女孩,兩人會牽著手在雨中漫步,會在巴黎度蜜月,會生兩個可愛的孩子,會一起度過美好的晚年。

他出發(fā)去環(huán)游世界,決心找到自己的完美愛人。他盯著每一個女孩子的腳,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個穿綠鞋子的人。

有那么幾次,他曾遇到過讓自己動心的喜歡的女孩,或者是有人喜歡他。可他低下頭看看她們的鞋子,沒有一個人穿綠鞋子。

他拒絕了所有人。

他低頭找得那么認真,連背都開始駝了。一開始這顯得有點奇怪,直到后來他成了老頭兒,一個駝背的老頭兒就不那么奇怪了。

但他還是孤身一人,一直到孤獨終老,他都沒有獲得過真愛。

1、有個人獲得一本天書,這本書告訴他會遇到一個人穿綠鞋子的完美愛人。

2、年輕人出發(fā)環(huán)游世界,尋找完美愛情

3、直到終老,這個人都沒有找到穿綠鞋子的姑娘

主題:如果找不到穿綠鞋子的愛人,你可以送一雙給心愛的姑娘

現(xiàn)象:大部分人做著一份不太喜歡但可以維持生活的工作,那我們可以將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業(yè)余時間仔細打磨精進,當業(yè)余收入超過本職工作時,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愛好作為全職工作。

他本來就應該想到:1.你的人生不應該全信一本書,哪怕是神仙寫的。2.你可以送給你喜歡的人一雙綠鞋子.

03.河邊的蘋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攏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后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第一幕:尊從師傅的吩咐去南山砍柴的弟子們被洪水擋住了去路

第二幕:無功而返、垂頭喪氣的弟子們中有一個小和尚卻美滋滋在那微笑著

第三幕:師傅的詢問,小和尚掏出蘋果并解釋其由來。

表達主題:當我們最想做的事無法做的時候,其實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一定可以找到其他有價值的事去做。

04.抉擇

一個農(nóng)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

事后,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有的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也感到疑惑難決: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應該救妻子呢,還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訪那個農(nóng)民,問他當時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我身過,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當我返回時,孩子已經(jīng)被洪水沖走了。”

歸途上,我琢磨著農(nóng)民的話,對自己說:如果當時這個農(nóng)民稍有遲疑,可能一個都救不了。

1、村民議論農(nóng)夫救妻子沒救孩子

2、拜訪農(nóng)夫,原來農(nóng)夫就近抓著誰就救了誰

3、得出結論:稍有遲疑,誰也救不了

主題:在危急的時刻,人往往出于本能去做抉擇,如果稍有遲疑,有些事就什么都無法成功。所以,不能從表面去判斷孰對孰錯。

05.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并不友好,并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臥室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fā)現(xiàn)墻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nóng)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后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第二天一早,兩個天使發(fā)現(xiàn)農(nóng)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么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墻洞,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墻洞看到墻里面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墻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nóng)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樣。

1、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富裕人家借宿,遭到冷淡對待,老天使卻把他們墻上的凍補好了

2、兩個天使到窮人家借宿,收到熱情款待,老天使卻沒阻住他家的奶牛死亡

3、老天使道出緣由,奶牛是代替農(nóng)夫妻子去死的。

【小故事大道理】: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堅信付出總會得到回報。你可能不會發(fā)現(xiàn),直到后來……

06.袋鼠與籠子

一天動物園管理員發(fā)現(xiàn)袋鼠從籠子里跑出來了,于是開會討論,一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結果第二天他們發(fā)現(xiàn)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你們看,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xù)加高你們的籠子?長頸鹿問。“很難說。袋鼠說∶“如果他們再繼續(xù)忘記關門的話!

1、由于袋鼠老是從籠子里跑出來,管理員將籠子高度從10米加到20米,又加到30米

2、袋鼠還是跑出籠子,管理員一下子就把籠子加到100米

3、長頸鹿與袋鼠閑聊,袋鼠說出籠子沒關門的真相

主題:一而再出現(xiàn)問題時,就不能僅從原來的方法解決問題,換個思維,去尋找其他原因,切勿本末倒置,忽視了問題的本質

現(xiàn)象:

07.窗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發(fā)現(xiàn)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凈。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

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臟了。

1、太太一直抱怨對面的女人衣服洗不干凈

2、朋友發(fā)現(xiàn)是窗戶臟了,把灰抹掉衣服就干凈了

3、原來是自己家的窗戶的問題

主題:發(fā)現(xiàn)問題,首先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而不是被表面看到的蒙蔽眼睛

現(xiàn)象:

08.炒菜與開車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

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唷,鍋子歪了!」

「請你住口!」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

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

「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1、妻子炒菜時,丈夫在旁邊喋喋不休

2、妻子憤怒得讓丈夫住口

3、丈夫道出原委,開車時妻子也喋喋不休

哲思啟示:學會體諒他人并不困難,只要你愿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09.豬

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

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

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喊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于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你TMD全家都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1、張三在山間開車碰到貨車司機朝他大喊:豬

2、張三生氣,回罵豬

3、張三撞上過馬路的一群豬

主題:溝通不暢時,容易發(fā)生誤解。為避免誤解,可以把話說清楚。

10.不生氣的秘密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zhí)的時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邊喘氣,愛地巴工作非常勤勞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與人爭論生氣,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愛地巴為何每次生氣都繞著房子和土地繞3圈?

所有認識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問他,愛地巴都不愿意說明,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他的房地又已經(jīng)太廣大,他生氣,拄著拐杖艱難的繞著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太陽都下山,愛地巴獨自坐在田邊喘氣,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阿公,你已經(jīng)年紀大,這附近地區(qū)的人也沒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您不能再像從前,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訴我這個秘密,為什么您一生氣就要繞著土地跑上3圈???”

愛地巴禁不起孫子懇求,終于說出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

他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地跑3圈,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小,土地這么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里,氣就消,于是就把所有時間用來努力工作了。

孫子問到:“阿公,你年紀老,又變成最富有的人,為什么還要繞著房地跑?”

愛地巴笑著說:“我現(xiàn)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地走3圈,邊走邊想,我的房子這么大,土地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一想到這,氣也就消了。”

1、一位老人從年輕時起,一生氣就繞著房子土地走三圈

2、孫子詢問原因,老人道出不生氣的秘密

主題:生氣時,換個思維考慮,情緒就發(fā)泄了

11.養(yǎng)牛之道

我們旅行到鄉(xiāng)間,看到一位老農(nóng)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道:

“老公公,你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讓它吃?”

老農(nóng)說:“這種草草質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檐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1、在鄉(xiāng)下旅行時,看到老農(nóng)把喂牛的草放到屋檐上

2、詢問原因,老農(nóng)解答草放到屋檐 ,牛就愿意去夠著吃

主題:容易得到的東西容易不珍惜,而通過努力,能勉強得到的,就會特別珍惜。

12.黑氣球也上天

有一個賣氣球的老人,拿著—把五顏六色的氣球,每當生意不好的時候,他就放出一只艷麗的氣球。于是招來了一大批踴躍的購買者。

老人在一陣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氣球。忽然一個小男孩好奇地問:“老爺爺,怎么黑色氣球也能飛 上天呀?”

老人慈愛地摸著小男孩的頭說:“孩子,氣球飛上天,跟顏色是紅是黑沒有關系,要緊的是它肚子里有一口氣呀!”

1、老人在廣場上賣五顏六色的氣球

2、老人放飛黑色氣球,小男孩疑惑問原因

3、老人回答,氣球飛起來跟肚里的氣有關

主題:一個人能夠做成一件事,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13.砌磚

有名記者,為了一篇有關建筑業(yè)前景的專稿而到某個建筑區(qū)進行采訪。

當他走進建筑區(qū)時,看到一名年輕人正在砌磚。他便走向前去問他:“先生,你在做什么呢?”

“你沒長眼啊,我在砌磚呀。在這大日頭底下干活,真叫受不了。”說著,吐了一口痰在地上。

記者不再打擾他,便走到另一處去。他又碰到另一名正在砌磚的年青人。

“嗨,先生,你在做什么啊?”

“噢,我在建房子,每個幸福家庭都必須擁有一套舒適的房子啊!”

1、記者采訪建筑工地的一位年輕人在做什么,回答在砌磚

2、記者采訪另一位年輕人,回答在建房子

3、多年后兩個年輕人有不同的人生

主題:即使是再枯燥辛苦的工作,都要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

14.給貓掛鈴鐺

有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應對貓的襲擊。一只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這是一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呢?怎樣才能掛得上呢?這些細節(jié)問題卻無從解決。于是,“給貓掛鈴鐺”就成了鼠輩空話,人類笑談。

1、老鼠開會討論如何應對貓的襲擊

2、一只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鈴鐺,但如何去掛,誰去掛的細節(jié)問題卻無法解決

3、由于細節(jié)問題無法解決,這個掛鈴鐺的方法也落空了。

主題:考慮解決方法時,還需要從執(zhí)行層面考慮細節(jié)問題,如果最終無法執(zhí)行,方法最終就會落空。

15.到底是誰的錯?

一老板叫一員工去買下復印紙。員工就去了,買了三張復印紙回來。老板大叫,三張復印紙,怎么夠,我至少要三摞。員工第二天就去買了三摞復印紙回來。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買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員工過了幾天,買了三摞A4的復印紙回來,老板罵道:怎么買了一個星期,才買好?員工回:你又沒有說什么時候要。就買下復印紙,員工跑了三趟,老板氣了三次。老板會搖頭嘆道,員工執(zhí)行力太差了!員工心里會說,老板能力欠缺,連個任務都交待不清楚,只會支使下屬白忙活!

1、老板讓員工買復印紙,員工買了三張,老板卻要三包

2、員工買了3包b5復印紙,老板卻要a4

3、員工買了3包A4紙,老板嫌花的時間太多

主題:在管理中,對下屬明確任務能節(jié)省時間。同時,下屬在任務不明時,可以立刻提出來,及時溝通。

16.分粥

七個人曾經(jīng)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chǎn)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瘴氣。

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

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1、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但天天吃不飽

2、分別想了三個分粥的辦法:抓鬮,推選一個人,組成分粥委員會,都無法分平均

3、最后每人輪流分粥,分粥人自己拿最后一碗,于是相安無事

主題:管理中,需要制定一些規(guī)章制度,可以使工作更有序地進行

17.趕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jīng)常住的店里。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墻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墻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么就回鄉(xiāng)了?”

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墻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1、秀才進京趕考,晚上做了三個奇怪的夢

2、算命先生解夢后,說秀才這次沒戲了,還是回家吧

3、店老板換了個角度解夢,讓秀才精神振奮,還中了探花

主題:遇到事情時,換個思維,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假如用悲觀的心態(tài),自暴自棄,那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18.換鞋

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后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

B急死了,罵道:“你干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

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1、兩個人在森林里遇到老虎

2、a不是趕緊跑,而是立刻換輕便的鞋,b很不解。

3、a回答說只要跑過a就不會被老虎吃掉

主題:需要有危機意識。同時在面對危急時,可以選擇與他人合作面對困難,這樣成功的幾率更高。

19.鞋帶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松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后,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

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么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fā)現(xiàn)我的鞋帶松了,并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于為什么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1、大師上臺表演前,弟子告訴他鞋帶松了

2、大師系好鞋帶,弟子走遠后有解松了

3、旁人問原因,大師說要保護弟子的積極性。

主題:在帶新人時,首先要保護新人的積極性,及時鼓勵和表揚。

20.無形的鏈子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這不荒謬嗎?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秦國隨處可見。那些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

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有一次動物園里失火了,其他動物都已經(jīng)逃竄,但是有一頭大象卻被活活燒死了,其實那一條鏈子并不是很牢固,只需要稍微用點力就可以掙脫的。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

1、動物園著火,其他動物都跑了,只有一頭大象被燒死

2、管理員說們明明稍用力就可以掙脫,大象卻沒有掙扎

3、原來大象小時候被鐵鏈束縛,長大了就被習慣束縛了

主題:不要拘泥于習慣或者固有的思維,嘗試著改變,或許別有一番洞天

21.三個小金人

曾經(jīng)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碧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么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后掉進了肚子,什么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1、小國來中國進貢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但同時問哪個小金人最有價值

2、皇帝找了很對辦法都沒法回答,一位老臣卻想出了一個辦法

3、老臣用三根稻草測試,找到稻草掉進肚子里的小金人最有價值

主題:大多時候,我們需要多聽少說,做個有價值的人。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