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漫步體驗

翻譯自 Medium,原文鏈接

原文標題:Walking Through Design in Tokyo

原文作者:Colby Sato

文章翻譯:村長道哥

本文首發于公眾號:設計新手村

如何將用戶體驗原則應用到步行導引中,

以緩解交通高峰時間的不便。

當我在澀谷站下車的時候,人們從我身邊匆匆擠過,我開始尋找那尊忠犬八公的雕像。朋友告訴我在晚飯前去那兒,但十分鐘后,我還是迷路了。幸運的是,當我放慢腳步四處張望時,看到了周圍的導引。在規模和復雜性上,迷失東京并不是一句空話。但是通過精心設計的導引輔助,你就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迷惑。


漸進式的車站導引

當你乘坐的列車在接近車站時,車門上方的屏幕告訴你幾件事情。首先,它告訴你哪邊的門會打開,這樣可以幫助擁擠的人群朝正確的方向做好下車的準備。如果有人沒有注意到這點一直不動的話,周圍的人就會提醒他。

說實話,我并不認識這上面的日語,但我還是知道它告訴了我什么

這個標志也寫明了前方到達的是什么站,這將告訴你,自己是否在正確的路線上。車站名稱的下方,顯示了你在列車上的位置,它告訴你所在的車廂與下一個車站里主要設施的關系。樓梯,扶梯,電梯和列車的行進方向等等,這些太有用了!

到站以后,你想知道離你最近的是什么地方。這是我當住在舊金山時,一個令人非常頭疼的問題。我總是下車后在樓梯上苦苦尋找著這些標志。

通過這些闡明重點信息的標志,將有效的幫助你不至于下車以后六神無主。

離開了列車,你會看到更多的路標。

頂部:電梯和幫助 中部:主要的車站設施和出口 底部:出口和目的地

這個標識告訴你:

哪里可以找到幫助,哪里可以找到電梯

你在車站的位置以及如何轉乘到其他路線

主要目的地以及離它們最近的出口

「漸進式呈現」(Progressive Disclosure)的理念是:當用戶在學習新產品時,不會立即解釋或呈現所有東西。只能提供與用戶直接相關的內容,并逐步呈現完整的產品。這些信息加在一起,就能加深通勤的人們對周圍環境的理解:從你坐的車廂,到車廂在車站的位置,再到整個車站在更大的環境里的位置。通過呈現適量的導引信息給用戶,將使得掌握車站資訊變得相對簡單。

但,車站依然非常復雜。

剛剛那個標志的缺點就是,車站真的很復雜。當有多個站臺以不同的角度相互交叉時,一個橫截面的圖例是不夠的。為了進一步幫助了解車站,車站也提供了一些小冊子來展示站內的立體圖形(軸測圖)。

這信息量太大了!太大了!

這本小冊子貌似是個好主意,但實際看上去的時候是真是壓力山大。這里展現了非常多的信息,以致于很難找到你的位置和該去的地方。相反,應該把導航標志直接建到車站內。我在雅虎日本的辦公室就看到了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雅虎日本的公司里,將用戶體驗和真實世界相結合

雅虎日本的辦公區域很大,就像地鐵一樣。我在里面迷路過好幾次,直到我意識到地板上的標記是什么意思。當你離開電梯時,你會在地看到這個。


這讓我想起了列車的線路

顯然這是一個圓,內層是一些字母,還有有從字母延伸出來的一些路徑。每個字母代表一組房間,每條路徑都有自己的顏色和圖案。通過一條路徑,你就可以到達相應的房間。比方說你想找F7房間。如果你沿著一串黑色的<<<,你會一定會找到F7。

我認為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因為這種導航不需要你在周圍環境中建立一個空間模型的概念。取代它的是,提供一個具體的方向。

只有當路徑一分為二時才出現“接下來怎么走”的問題

因此,你可以想象在一個車站中,從一個站臺到另一個站臺上也會有類似的一組路徑。但是,車站通常是非常擁擠的,所以你可能想把這些路徑的標識放在天花板上。這樣它們一抬頭就會被看到,而不會被其他人的鞋子擋住。

有了這些組合的導航標識,你就可以從列車中一路走到正確的出口。這簡直太贊了!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共進晚餐,嘴里塞滿了各種生魚片,大快朵頤,然后狂飲麒麟啤酒——只要你沒有迷失在車站里。這將是設計更好步行導引的未來之路。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其他設計良好的步行導航的例子和大家分享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