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懵懂少年的"自白"

小時候家里很窮,沒有玩具,衣服鞋子穿到實在不能再穿才依依不舍的丟掉,一毛錢的辣條能和小伙伴們分的不亦樂乎,頭發長的可能會分不出男女。

我不想說這樣的日子有多苦,當時不那么在乎現在回憶起來也覺得童年是幸福的,活在純真的世界里,我覺得大山守護了我內心能帶給我快樂的凈土。

沒有玩具自己做,樹枝像刀一樣揮,自制陀螺也玩的瀟瀟灑灑,衣服破舊雖然有時很自卑但學習上的榮譽和童心的天真也不至于讓我低到塵埃里。到現在我仍然臉帶著笑回憶我的童年,那個快樂的,無憂無慮的,純粹的童年,至今難忘那些赤足在水里奔跑的日子,赤身在烈日下嘻嘻哈哈的日子。環境固然不好,純粹的心靈卻在自由的飛翔。其實現在想想,挺感謝父母的辛勤工作和開明的思想,讓我至少沒挨餓,有衣服穿,能接受教育至今。我不覺得我的童年因貧窮而過得遺憾。

現在,我活過了19年華,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環境比小時候好多了,但是快樂卻少了,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憂慮,對現實有了更多的攀比,為生活中許多大大小小的事而煩惱不已。漸漸的,我隱約地明白:環境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境。那么貧窮到底給我帶來了什么,我想有深埋心底的自卑感,資源不足夢想無法達到的無力感,視野狹小,經歷有限等等。我想,我們這一類人要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必定要超過那些資源豐富的人,階層難以被突破,但我依舊想去嘗試,挑戰這個世界挑戰自己。

從小,因為貧窮和自己在學習上的努力,我接受過大大小小的一些資助,不僅是物質上,更有精神上的鼓勵。說實話,物質上的資助對我來說只是能讓我多買幾本書,暫時吃幾頓好的。對我的生活其實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改變。真正的貧窮是內心的貧瘠,真正要資助的也是內心。

我一直與資助過我的叔叔阿姨有聯系,因為在我心底他們是我終身的偶像。其中還有一個阿姨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每次過年都會給我一個200塊的紅包,平時有啥事她都會和我深入的交流并為我解答,有啥困難她也會不遺余力的幫助我。我慶幸與這樣的人相遇,我想這也是我從資助中收獲到最貴重的東西。

每一次在資助表上填寫自己的話,我都會寫上同樣的一句:恩情永不忘。我敬佩他們這樣的人,更羨慕他們這樣的人。能不能成為這樣的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盡力而為。

現在,回想自己從資助中收獲到的東西,簡單但貴重:人脈與激勵。是他們讓我對這個社會常懷感恩之心。貧窮是出生,我早清楚自己的地位,我知道出身微寒的自己必須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在人生這條路上,我樂意尋求別人的幫助,也樂意去幫助他人。我對社會也常懷感恩,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和他人的人,是他們讓這個社會常存恩情,讓人間有愛。我真切的感激并愛他們,我的善良的同胞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