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豆瓣,豆瓣的切口是文藝青年。但最終不僅匯集了那一小眾文藝青年,更多的事發掘了每個人身上那一點點文藝青年氣息,讓每個人都能自我感覺更加良好。
這并不是因為我們因此變得文藝了,而是我們以為自己變得文藝了。當然這種文藝拿到專業市場去說還有很大距離,但我們的生活中并不需要那么多專業,對不對?
正是這些自我表達的文字,情趣相投的友鄰,不斷出現的點贊和評論,讓我們原本無處表達的文藝情緒膨脹,并且從中得到樂趣。
你看,在移動開發市場,相比于讓文藝青年匯集,我們挖掘每個人的內心情緒,讓每個人都變得文藝更為重要。
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1、
Twitter之前有博客。博客的進入門檻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但從實際使用上來看,要讓自己的文章被朋友以外的人看到,要和別人交換鏈接,要讓文字好到別人轉載和推薦都不容易。
更重要的是,寫出一篇文字精彩邏輯嚴謹的博客本身就不容易。大多數博客不過是日志。而把日志如此記錄和公開又顯得成本過高。
但Twitter則不然。逼迫每個人都用140個字符表達,讓每個人的表達都變得容易。高人固然可以表達精彩,但基本大家都在傳遞即時性的消息或動態,我們基本都是平級傳播,我們與世界同步。
遇到突發事情,你的一句話或一張照片就可以帶來世界的律動。Twitter讓我們感覺不同。
你看,好的產品不是選出來了更專業或者更牛的人,而是讓每個人都感覺自在和放松。那種認為“你不會使用我們的產品是因為你笨或者沒看懂說明書”的家伙們就這樣失去了市場。
2、
我們再來看看iPod。播放器能有多大本質不同?但它之前的音樂播放器都是經過復雜操作和學習勉強能用。查看歌曲?麻煩;播放方式?復雜。iPod讓每個人忽然之間就可以沉浸音樂之中。
與此同時,歌單也成為我們互相了解的窗口。你的鄉村音樂和R&B居多;他是羅大佑的忠實擁躉;我熱愛獨立音樂。我們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品位和特質,這正是iPod讓我們體現出來的。
3、
足記是近期比較典型的例子。
一張普通的照片,直接給出一個大片的特效,加上文字,一夜火爆。
當然PS功能更強大,美圖秀秀也可以實現更多功能,但足記讓我們所有人都感覺良好。瞬間覺得自己的逼格都提升了。
當然這不可能是我們的能力提升如此快,但在圈子里我們彼此驚艷,這還不夠嗎?
我又想到了迪斯尼說的話。他說迪士尼要做的動畫不是只給小孩子看的,他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有如此柔軟和天真的一面,好的動畫應該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所觸動。
我深以為然。
我們每個人要做的產品,都應該具有如此特性:不僅是讓文藝聚集,而是挖掘所有人的文藝氣息,讓他們的潛力都能釋放;讓他們無法表達的激情都有一個出口。
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事。
?本文作者趙博思,版權歸指尖兒(zhijianer.me)所有,轉載請注明作者、來源及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