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哪里》絕對不是單純的粉絲電影。即使是對哈利波特的背景故事不是那么熟悉的大眾影迷,也能很容易地通過這一部電影走近這個令人入迷的“魔法世界”。不過,在作者羅琳近二十年的苦心塑造之下,這個“魔法世界”早已經連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整體。某種程度上,只有當我們將《神奇動物在哪里》這部電影置入“魔法世界”的整體之中,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觀看《神奇動物在哪里》的樂趣。

而電影主創們面臨最主要的挑戰是:創造出讓人令人相信它們是生活在魔法世界的“神奇動物”。所以在最初,導演對于創作者們的要求是動物一定要神奇,但不能是脫離實際。
這部電影只有在觀眾接受這些神奇動物存在才能算成功,灌輸這種信念的任務一部分也落在了演員身上,尤其是在銀幕上和動物共享時光最長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男主飾演者),他必須表達出對于動物的愛和同情。
劇組為了幫助演員去和“不存在的動物”對戲,電影制作人經常利用道具,給演員提高一些互動的真實性,比如一些演員可以觸摸的東西,或者能對他們的表演做出反應的東西。演員和道具對戲,這樣一來,能給鏡頭一個具體的尺寸和形狀對照。

電影里面動物的種類與現實世界中一樣的廣泛,包含每個種類:從哺乳動物到鳥、爬行動物、昆蟲。為了更加真實,劇組還考慮了動物們在哪里起源,無論是亞利桑那沙漠還是非洲平原,并在設計和特質上效仿,以擴大它們的戲劇張力。
第一個逃出紐特箱子的生物是淘氣的嗅嗅。它是一個小小的毛絨的鴨嘴獸,它身體里還有一個可以裝下無窮無盡偷來寶貝的“錢包”。嗅嗅喜歡發光的東西,只要是閃閃放光的東西對它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紐特對于嗅嗅又愛又恨,它非常精明,一旦逃脫,可以十分的快速的消失不見。在劇情里面,紐特為了抓到它,也沒少費力氣。
盡管紐特喜歡他照顧的所有的動物,但是他還是有一個最愛,一個小小的樹杈狀的護樹羅鍋,叫皮克特。它很不容易被發現,是紐特的忠實伙伴。喜歡待在紐特的口袋里玩,這個小家伙會開鎖,在關鍵的時候救了紐特一命。
如果護樹羅鍋在紐特動物園中算是最嬌小的,那最大的就是毒角獸,單單從她的體型和重量來說,她可以沖破墻壁,電影主創們希望她擁有一種“纖弱的魅力”,因為她正處在發情期,渴望愛情。處于發情期的毒角獸給了紐特一個機會哄她回箱子,用毒角獸的一滴麝香誘騙她,紐特需要模仿毒角獸的交配舞蹈。拍攝這段戲時,劇組制作了參照了毒角獸大小和形狀的道具,道具有五米高,三米寬和八米長,所以在移動的時候保持平衡非常不容易。這么做的好處是導演可以把道具當作一個演員,用真實的方式指揮它需要的動作和順序移動。
神奇動物里面,帶翅膀的就是撲撲鬼和雷鳥了,它們都可以飛。第一眼看上去,撲撲鬼無非就是一個小小的綠色的繭。但一旦它被惹惱了,馬上會變成看上去邪惡而美麗動物到處猛撲,直到紐特叫它回來,又變成繭,就像一個溜溜球。撲撲鬼有著爬行動物的軀體還有彩色大蝴蝶的翅膀,但十分危險,因為他能吸干腦髓。
雷鳥是帝王般的動物,紐特在他被販賣的時候救了他,并叫他弗蘭克。事實上,它是紐特來到美國的原因,紐特想把弗蘭克帶回他在亞利桑那州的棲息地,并且把它放生。J.K.羅琳想把雷鳥設計成典型帶有美國特質的生物。因為J.K.羅琳喜歡鄧布利多的菲尼克斯,所以想在這部電影里有一只神奇的鳥,電影里面當雷鳥煽動翅膀的時候會產生風暴。
J.K.羅琳最喜歡的是這部電影里的隱形獸,這是一個中等大小,有著銀色頭發的靈長類動物,它可以隨意隱形,隱形獸還與鳥蛇還有著特殊的友誼。鳥蛇是一種有兩條腿的蛇型動物,也有帶著羽毛的翅膀,看起來就像有著翅膀的龍。鳥蛇的蛋殼是純銀,并且鳥蛇是可以“收縮的”,這意味著它可以變大或縮小來適應空間,這一特性使得它很難飼養。
另外兩個從紐特箱子里逃走的動物是莫特拉鼠和有著藍寶石色彩的比利威格蟲。莫特拉鼠是一種禿頭,像老鼠一樣的動物,他背上長滿了刺,在電影中開始不久,就狠狠咬了雅各布。比利威格蟲是一種甲蟲一樣的昆蟲,頭上有著很長的毒刺和翅膀,這讓它可以飛。在紐特的箱子中還有著無數其他動物,包括了灰色頭上有著大大的圓圓的眼睛的月癡獸,還有最后一對有著生育能力的角駝獸,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別的動物。
神奇的箱子
所有被紐特營救的動物都被安置在了他的箱子里,這個箱子被他“神奇的”擴大了空間,以至于可以裝下這么多動物。在思考一系列關于箱子內部構造的想法時,劇組避開了籠子的理念。紐特很關心這些動物的生存環境,也關心他們的舒適和快樂。最終劇組決定以自然環境為目標,用一種手工自制的元素風格來體現這神奇的手提箱。
最后的解決方案是效仿一系列立體模型,每一個都被塑造成類似原始棲息地的氣候特征和地形。在魔法的幫助下,周邊環境被有意打造出了粗糙的感覺。這更像是紐特試著給動物們一種假象,就像他們都棲息在自己最熟悉的自然領地里一樣,所以每個部分都有自己的景色和氣候。劇組搭建內部結構時,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并且建造的沒有什么東西是筆直的。這表明紐特并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魔法師。
視覺效果團隊在創造不同棲息地的過程中起著決心性的作用,特別是需要大空間的動物,像角駝獸和毒角獸。視覺團隊還提供了適當的大氣環境,并且增強了相應的地形特點,比如北極、竹林、干旱的沙漠等等。為了打造這些環境,燈光非常重要,這時候前期制作的視覺預覽就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因為視覺預覽,為后期制作也省了很大的功夫。
所有的動物棲息地都是在華納兄弟位于利維斯登的攝影基地錄音棚里創造的,在那里,美術團隊打造出了1926年紐約的魔法師和麻瓜地界。現在的紐約城市環境和電影里是非常不同的,所以美術組收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最后紐約這座城市被以T形的模式建造,每個部分都包括了城市的不同區域。雅各布住在東邊,那里分布著公寓。另一個地方在三角區,有著典型的鋼鐵結構的建筑風格。
在T形的上端,建設了紐特首次遇到雅各布的銀行。這是一個龐大的建筑,它外面有著通向圓柱形門廊的臺階,還有一個豪華的大理石的和鍍銅的漂亮的內飾。
這是這個世界里最高的樓,而麻瓜們不知道的是,這里其實就是美國魔法國會秘密總部。這工程非常浩大,但很有必要,這會幫助展示出人物角色在這座偉大城市里的生活狀態。
外景地的另一頭是中央公園。1926年根本就沒有這個公園。那時還是一個軍械庫,一直到1934年才成為中央公園。中央公園的這段“動作戲”是在晚上拍攝的,月光和陰影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攝影團隊不想要任何靜態的東西。他們設計了一個12m3的LED燈來實現光線的移動,還可以控制速度來模擬現實中月光的移動。
美國魔法世界的中心在美國魔法國會的總部,它的內部建在利維斯登的影棚里。美國魔法國會相當于魔法世界的政府所在地,和英國魔法部相比也有明顯的差異,英國魔法部建在地底,布滿了橫向的長圓形的走廊,美國魔法國會的構造是垂直的,因為它隱藏在摩天大廈里面。另外一個不同的地方是英國魔法部是通過貓頭鷹和到處飛的紙條傳遞信息,美國魔法國會則會把紙折成紙老鼠,然后讓它們四處傳遞信息。
來到美國魔法國會的入口,會看到有一段通往金碧輝煌的大堂的樓梯,這里設計的裝飾藝術風格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非常流行,黑白條紋的墻面用高而窄的窗戶分隔開,其長達230米直通建筑屋頂部。這看起來象一座光明大教堂。墻面用深淺條瓷磚覆蓋,是來自意大利的錫耶納大教堂帶來的靈感。黑色的籠式電梯同時在兩側運行,在一片喧囂中,也有隨處可見的便利設施,比如魔杖拋光站,由一個小精靈負責運營。
除此之外大廳里的魔法危險等級曝光器也頗為引人注意,它由金框和四個玻璃球面組成,這樣魔法師可以在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它警告著魔法界最大的威脅,即被麻瓜發現他們的存在,顏色表示危險等級。綠色代表低級危險,紅色表示有緊急情況出現。橙色代表有嚴重的不明原因的活動。
紐特、蒂娜、雅各布和奎妮去了一個很不一般的地方,這是一個臟了吧唧非法經營的魔法酒吧,酒吧叫做‘盲豬‘。禁酒令在1926年的紐約正處在全盛期,所以創造了一個地下非法營業的酒吧。墻上有可以動的通緝令,還有很多被通緝的逃犯。為了應景,劇組安排了一支地精爵士樂隊,領唱的是個性感的女地精,酒吧老板和服務員都是家養的精靈。
這個四個人去盲豬見一個叫Gnarlak的地精,他在蒂娜還是傲羅的時候,當過蒂娜的線人。身高一米八的演員朗·帕爾曼在飾演身高只有1.2米的Gnarlak,為了讓帕爾曼順利出演Gnarlak,特效團隊采用了面部捕捉的技術。特效團地在帕爾曼臉上布置了七十個撲捉點,一臺攝像機在他的頭上捕捉他的表演,再有六臺攝影機來拍攝動畫師所需要的素材。制作這個人物的關鍵的點在于,觀眾必須相信Gnarlak存在。他不是個卡通人物,他是一個活生生存在于這個宇宙中的生命。
劇組在利維斯登攝影棚建立的其他場景,包括老亨利·肖的高級豪華辦公室,還有隔壁繁忙的新聞編輯部;
雅各布陳設簡陋的房間;
蒂娜和奎妮的赤褐色砂石質地的公寓,在那里姐妹倆招待紐特和雅各布吃了一頓神奇的飯。美術組同樣設計了一個獨具當時裝飾藝術風格的地鐵站,這里也是黑暗力量和光明力量對決的地方。
紐特·斯卡曼德環游了世界,所以他能夠適應并融入現實世界。表現這個的訣竅是將這個時期的縮影用他的服裝表現出來,同時讓他的衣服有點違和感,來增加這個角色的離奇以及不合群。暖色調的服裝在那個時期很流行,所以為了凸顯紐特的不同,他最常穿一件深孔雀藍色大衣。衣服為了符合紐特的職業需求 ,加上了各種各樣的口袋,讓他可以把藥水和治療物品帶在身上。同時他身上有一件東西非常有亮點,就是來自霍格沃茲的的信物,黑色和黃色相間的赫奇帕奇學院圍巾。
蒂娜很有現代感,所以這個人物一出現就穿著長褲。長褲在當時的紐約并不常見,雖然她被趕出了傲羅的行列,她仍像其他傲羅的穿著一樣,仍舊穿著防水短上衣感覺的服裝。因此服裝上給她設計了一個大衣領,讓她在做隱秘的偵查工作時可以用衣領遮住她的頭,畢竟在她自己的心里,她仍然是個擅長偵查工作的傲羅。
奎妮的時尚品味比她姐姐的更女性化。觀眾第一次看到她穿的裙子是女巫裙子,但在設計上加上了一點點20年代較易引起爭議、略帶風情的風格。衣服是桃色,看起來像日落或日出時的光線和空氣。
在為影片中的四人小組中,唯一一個麻瓜成員雅各布,雅各布是那種在黃金年代可能被描述為一個沒用的人。他的衣服有點寬松,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形成對比,他總是處在捉襟見肘的尷尬境地。雅各布很窮,他不得不買些并不合身的舊衣服來湊合,為了把這層含義表達好,設計師沒有用通常使用的面料,而是用了質地較為柔軟的布料,所以他的西裝會顯得皺巴巴,沒有筆挺的感覺。
每個魔法師都各自擁有的一個裝備,就是他們的魔杖。為片中每個魔法師選擇他們的魔杖,是劇組工作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