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7 | Daily Note | The Gay Genius

POETRY OF PROTEST 抗暴詩 | Chapter 12 | THE YELLOW TOWER 黃樓 | Chapter 13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這段排比很精彩,總結了蘇詩在重重對比中突顯人民生活的真相 “underlying all his superficial frivolities and gaieties and cracking of jokes at the wine feasts, there was a spirit of restlessness, of despondency, of sorrow and even of fear”

排比句式讀起來很輕松,因為前后意思關聯緊密甚至相似雷同;這樣的句子讀起來又不輕松,因為緊湊的實詞羅列,往往一個詞陌生整個小節就不知其所云。

今天的兩張思路還是非常清晰的。記載了蘇軾從杭州到密州再到徐州,心系百姓,同時筆耕不輟。徐州治水建黃樓著重下筆墨詳寫,為此從徐州城的地理環境入手,到黃樓命名的講究,一層層再現蘇東坡抗洪防洪親歷親為的前前后后,最后再提及蘇東坡的文壇好友,可謂政績斐然文采斐然,人格亦迷人有魅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