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于你是有意義的么?
? ? ? 來聽課的人,相信大多都認為寫作很重要,在聽完師老師第一課的講解,應是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性。但是,重要的寫作對你我而言真的有意義么?
? ? ? ? 師老師的寫作訓練營,是我參加的第三個寫作訓練營。正是認識到寫作很重要,想要學習這個技能,所以我參加了寫作訓練營,也從中學到了不少寫作方法,然而卻未能堅持下來,僅僅停留在“看過、聽過、寫過”,寫作依然是“最想學習的技能!”
? ? ? 在做《寫作的意義》這篇作業的時候,我最初寫的文章是“挑師老師講的寫作重要性中,我有感觸的內容”寫的,自我感覺還不錯。但是在瀏覽前期優秀學員的作業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寫的非常差,沒有寫透,寫明白寫作的意義。于是我百度了“什么是意義”:
意義是人對自然或社會事物的認識,是人給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是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和交流的精神內容。人類在傳播活動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內容,包括意向、意思、意圖、認識、知識、價值、觀念等等,都包括在意義的范疇之中。
在認真學習了詞條后,我恍然發現——意義的主語是“人,是人的認識”,而這個人是“我”。我要弄明白我對寫作有什么樣的認識?
我沒有像平常那樣打開電腦,而是在白紙上認真地寫下了一個問題:“寫作對我來說是必要的么?”。我回想了我參加寫作訓練營時最初的動機,是想通過寫作練習,解決寫項目總結、年終總結時的痛,寫好總結,獲得領導的認可和加薪。但是,這并不能讓我堅持下來,因為工作的努力,工作成果的突出,即使總結不到位,領導也是認可的,也就沒能堅持下來。
那,寫作應該是沒有意義的吧?可為什么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參加寫作訓練營?
再一次通過不停地追問自己問題,在層層剖析內心后,我得到了屬于我的答案:寫作的意義是我愛我的孩子!
與孩子一起面對困難,拓展學習!
寫作對我來說是困難的事情,對我的孩子來說也是困難的事情。
隨著家中女兒的長大,3年級的她開始學習寫作文,輔導她寫完而不是寫好,我就已經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啦!要寫作文的孩子瞬間變成了魔鬼,先是哭泣,然后是各種找理由的磨蹭——“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怎么寫,不知道字怎么寫…..”,有無數個不同的理由。
我想通過寫作練習,克服寫作中的困難,具備輔導孩子寫作的能力,將我克服困難的經驗傳授給她,讓她不再頭疼寫作。
在參加完第一個寫作訓練營后,我get到一些寫作技能,并運用在輔導孩子寫作中。引導孩子寫文章,初步解決了孩子寫作的問題,將一個愛哭的孩子變成了磨蹭的孩子(300字3~4個小時),又將一個磨蹭的孩子變成了能在1小時搞定300字作文的孩子。
現在我的目標是讓孩子從完成到寫好,所以我必須先寫好,先練習呀!
是打開正確教育的方式:了解孩子,有效溝通,延長陪伴,靜待花開
培養孩子需要投入足夠的時間。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就無法深入了解他們的需要,并找到教育他們的正確方式。
做為一個職場媽媽,在孩子睡覺前,我盡量陪伴她。當孩子入睡后,我會打開筆記本來記錄與孩子相處的情景,這讓我獲得了內心的寧靜,使我從一個“焦慮”媽媽成為了“溫暖“媽媽。身在海淀,周圍的家長大多給孩子報奧數、大語文什么的。而我,一直堅持沒有給孩子報這些課程。在這場軍備競賽中,我遠遠落后于他人,“孩子呢,該怎么辦?”
上培訓班吧,孩子不愿意去,強迫孩子去,孩子能學好嗎?
可不上呢,沒有其它小孩學的多,落后怎么辦?
我仔細觀察著孩子的每一天,看她每天快快樂樂的去上學,放學后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或是看電視,或是打游戲,或是看書,或是聽音樂,或是玩玩具…..每天都很充實,每天都嘰嘰喳喳的像一只云雀。在日記中,我記錄著我的擔心,記錄著孩子的成長。慢慢地調整著自己的情緒,未來是孩子的,我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要相信孩子會成長的很好的。很幸運的是,我的孩子成績并沒有落下,她很喜歡上學,喜歡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她悄悄的對我說,“這是因為你不啰嗦呀,是個溫暖的好媽媽,能夠在我需要的時候幫助我”。
有時,孩子還會看我寫的文章,反饋我說“媽媽,你是不是將想講給我的道理都寫進文章中啦?”。我會心的一笑,孩子在沒有我陪伴的時光中,通過閱讀文章建立了與我的聯結,看到了我想表述的東西。這無形中延長了我的陪伴,而且比我反復在嘴邊不停地強調有用多了,我還不用當一個“嘮叨”討人嫌的媽媽。
“將啰嗦寫進紙里,將焦慮寫進日記〞這種方式促使我對教育進行反思:每當敲擊鍵盤,將與孩子日常相處的點滴小事相處轉換成文字時,我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分析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并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慢慢地,也就找準了孩子的脈,提供她所需的養料,促進她更好地成長。孩子與我之間的感情越來越好,也越來越信任我,將更多的小秘密與我分享.......
不管寫作還有其它什么重要意義,于我來說,有這兩點足以!——這就是驅動我堅持習作的動力,是我寫作意義所在。加油,Eva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