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躺在浴缸里,享受著自己的時間,聽著李玉剛的《因為剛好遇見你》,心里愈發不是滋味。
初次聽這首歌的基調就是面臨分離,今天再次重復的聽著,離別的情緒就更加沉重。
從大學到研究生七年時間,除了寒暑假,在母親身邊的時間可以用手數的過來,每每一到開學,淚腺就極其發達,止不住的眼淚不停的流著,這次也一樣,唯一有區別的是,這次我去學校是教書,而不是念書。對于明天的離別,母親倒是很開心,她覺得我開始工作了,又長大了。可我卻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心態,又要離開母親了,這么多年不能陪伴在身邊,最終也沒把工作找到您的身邊,錯過了唯一一次留在您身邊的機會。是我無能。
雖然母親的城市和我工作的城市只有兩個半小時的車程,雖然工作的那邊還有即將訂婚的男友照顧我,雖然去參加工作的這種離別還是應該參雜著愉快的心情。可是,愛情終究不能取代親情,工作的喜悅終究還是不能壓過離開您的事實。這份離別,我不想接受卻不得不接受。是我能力不夠強,沒有把握住咱們家那所學校的機會,不能留在您身邊。好后悔當時沒有再想想別的辦法,留在這里,因為我真的不想再分離。
這兩天您一直和我說,去了一定要找個在里面的鋪位(新聘的教師還是集體宿舍),我聽了一著急就特生氣的說:“哪有你想的那么簡單,要是別人去的早,就不由我自己了。”您又說:“要不你改簽吧,提前一天去準備。”我更加生氣,“一開始就定的提前一天的票,現在讓我改,好麻煩。”說完,我倆都沉默了。我知道媽媽擔心我去了不能照顧好自己,會不會受委屈,可我也是因為怕媽媽擔心,很強硬的都頂回去了,不想讓她擔心,可最后發現,我表達愛的方式不對,又犯了嘴上的錯。晚上睡覺前,我對媽媽說:“媽,你放心,我去了盡量找一個靠里面的鋪位,有事兒一定和你說,放心吧,等我安頓好,你就過來看看。”我們母女倆又聊了聊別的事兒,雙雙安心的睡去。
記憶力,媽媽對我的愛一幕幕的涌上心頭,可我卻無法予以回報。
寫作是什么,是某種情緒不能和任何人說的時候的排遣,是表達心中那份深深的無法說出的愛時的訴說,是面對自己無法實現的目標的深深的自責。
寫作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變得更好。
母親,我愛您!我會努力,回到你的身邊。
明天,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