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4晨間日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05:00

就寢:22:35

天氣:多云14°

心情:一團毛線

紀念日:

任務清單(本周每日,昨日完成情況完成打√)

1.閱讀/聽書(樊登):1h /日?

2..晨間日記日更(時間:05:50—06:02)

3.每日聽書:認知方法論?

4.周一三五論文相關?

除上任務其他最重要的事:()

1.學習永澄—文章:GROW 模型

2.繼續出第一季度考題,再有一天完成

3.

改進:無

習慣養成:晨練,日更,時間記錄

圖片發自簡書App

4月目標

1.整月日更—
2.精讀《思辨與立場》—
3.泛讀《自下而上》—
4.電影2次,聚餐2—3次,父母電話2次
5.會議論文1篇

周目標(4月第1周)·完成進度

①精讀《思辨與立場》1/4

②參加打卡瑜伽10天計劃

③聚餐一次,給父親電話一次

④本周每日專注:思考過程

⑤《循證實踐》視頻學習完畢

學習·信息·閱讀

1.mint

2.GROW 模型+黃金思維圈(推進,發展)

①GROW模型給出了一個非常簡單、但是又極其常見的套路:從現狀到目標,我們選擇不同的路徑,然后去不斷達成。

②Goal:目標? ? Reality:現狀? Options:方案、路徑、策略? Will:下一步行動

③話術:你給我說說你的現狀情況吧(R )?你再給我說說你的期待吧(G )?如果你希望從現狀到目標,你覺得怎么走比較好呢(O )?你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呢(W )?

④進一步+黃金思維圈(what? how? why )跳出低維,避免陷入低水平勤奮。

? 假設我們要制定下個月的目標,如果只能設定一個目標的話,你會設定什么?

? 對于這個目標來說,你希望要如何達成呢?(what )

? 為什么你會認為這樣做目標就能達成呢,這個背后有什么假設么?(how? why )

? 這個假設是不是一個高概率假設?

3.認知方法論:

①真正的認知優勢不在于橫向的認知擴張,而在于將一個點狀的認知逐漸豐富、復雜,成為一個知識網絡——看起來是一個點,其實進去以后是一個大千世界。

熟知與真知:黑格爾把那些我們通常以為我們知道,但其實不知道的知識叫“熟知”,真正知道的知識叫“真知”。

從熟知到真知就是一個辯證過程。“辯證”就是:1.提問題、質疑;2.質疑以后,你來反駁;3.反駁的過程剝離了偽認知。

不斷地提問,每一次提問相當于一個更新、更細化、更真實的場景出現。所謂“環境的變化”,其實就是環境反復在提問和質疑,你能夠回答出來,你這個物種就成立了。

一個人的認知優勢體現在他的真知跟熟知的比例: 擁有“真知”的人是能夠讓自己的熟知經受住下一問,并且在下一問的過程中,用最快的方法找到解決方案。接下來新問題提出來的時候,又能快速地去尋找新的答案。

打造“認知優勢”的唯一的途徑就是持續地經受提問,讓那些認知體系里的“偽物種”盡可能滅絕

健康·飲食·鍛煉(完成打√)

1.瑜伽?

圖片發自簡書App

2.早餐:艾草蛋黃大福1個+堅果數個+金桔3個+普洱茶?

3.昨日晚餐:大麥杏仁糊500ml +蘋果一個+艾草芝麻大福一個

人際·家人·朋友

①中午和琳一起吃飯,交流讀書心得

②下午下班跟朋友(weifang )一起邊走邊聊,聊了工作人際的困惑和牢騷。朋友一針見血:不要在糾結,牢騷,有目標,堅定做。行動才是王道。

工作·思考



昨日最美好的三件事+今日關注

1.吃到美味大福;

2.不滿時,恰有朋友可發下牢騷;

3.進入學習狀態;

專注:批判性思維

同事對我的部分工作不到位提出質疑,我雖然知道了但是卻出現抵觸情緒,當時就是覺得自己受到威脅。其實她說的沒錯,我要接受,然後改進。分析一下:對別人對自己的想法、行為有質疑→出現條件反射般的自我防禦(不考慮對錯,只是自我防禦,感到受到威脅)→抵觸情緒→言語不當。這是將行為和自己身份產生認同。(認知勇氣和認知怯懦)

情緒感受:(前一日):感覺挺郁悶的,但是是不是關注別人太多了?關注自己,不喜歡的人就不要在乎其行為了,跟自己有什么關系呢?這樣想很消極呀。其實仔細想想:為啥要對別人嚴格呢?管好自己就行了,他人你是管不住的。

身體的感受:(前一日):下午腹脹。

思考·創意·未來

①感謝weifang 給我賦能,讓我堅定必須把論文寫出來。本年度最大目標:發表論文。

用GROW 模型分析

r: 沒有發表的論文,論文基礎差

g: 發表核心期刊

o: 策略、方法:學習,寫,反復寫,模仿

w:當下要做什么

②感覺最近比較慌亂,時間覺得不夠用,什么原因呢?安排問題還是想做的太多,又抓不住要點?抽空再復習模型。制定細致反問步驟,抓住最小行動。

感覺陷入了低水平,低緯度的勤奮,忙而無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