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歸途

回到這個小時候生活過的村子已將近一個月,可說得上是渾渾噩噩。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次回到村子,我自有一些困擾,一些想法。一直以來,我都有一種飄著的感覺,懸著的心難以落于踏實之地,做什么都沒有氣力,總落不到實處,心始終懸著,隱約有事要做,卻不知是那一莊,哪一件。人說故鄉是一個人的根,一個人將來長成什么樣,問“根”便知。

既要問根,必以家為始源。

別人不知如何,我的這個家從來就是給我恐懼多于安逸,憂慮多于快樂,困惑大于明朗。很多時候我不愿回來,特別是父親在的時候,簡單想想他帶給我的大抵也只是疏遠,最簡單的,他在家時我從來不敢放心大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因為他不知哪一次偶然的打罵,我并非覺得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應該支持,只是孩子在做他喜歡的事情時,作為家長,能否多一些理解與溝通呢?即使在家長看來是不務正業的事,能否也請不要不由分說的一概否定到底呢!我只想說,各位自以為是的人,請尊重并且保護別人的專注好嗎?我不知道一個父親,即使他心里再怎么愛他的子女,現實卻已成功做到讓他的兒子從心底不情愿見到他,這個父親到底擁有著怎樣的一種“毀天滅地”的能力,我不能想象。這樣的父親是如此可悲,又如此可憐。這就是我與父親,一言難盡的父子關系……

母親,哎!可憐的人。簡單的說起,從她老人家和她的未嫁時家人的體重比開始好了,我最依賴的姥姥大抵映像模糊了,我的姥爺,我的大姨,我的大舅,二舅他們都是標準的瘦子,體重目測一百二以內吧,姥爺印象中應該不到一百,我可憐的姥爺,他總能讓我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就是那個瘦到皮包骨頭的小老頭,他艱難的養育著他那些子女,“一言難盡”的子女,還要照顧久病臥床的姥姥,我印象中他老人家從未如我父親照顧我母親時那樣的急躁,起碼我沒有那樣的印象。順便的他老人家還養育了我這個自小體弱多病的“糟糕”外孫許多個年月,若不是自小父親沒皮沒臉的天天接我,強行著自姥姥病弱的手中搶我一個沒有多少行為能力的幼兒,我是怎么也不想離開“姥姥家”的,童年的映像里只有“姥姥家”是無憂無慮的,是溫馨的,是普通意義上作為“港灣”的家的存在。記得姥爺給我買“蛋卷”(大抵相當于現在的火炬吧)我小時候不愛吃外面的那層硬硬的可食的東西(實在不知叫啥)姥爺會讓我吃奶油的那一部分,他老人家只能吃我所謂的“可食的東西”。導致我現在每次吃火炬時都很溫馨,因為他是姥爺未去世時買給我的那個叫“蛋卷”的延伸。每次想到姥爺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思念。還是說回我媽和她家人的體重好了,說了姥爺家人的體重,我媽是多少呢,我媽身高一米五幾吧,目測體重能接近兩百,(嫁我爸那會也不瘦)可想而知,她老人家在娘家時該有多么“得寵”,一家估計就她能吃飽吧。愛吃的人,又“得寵”,嫁到了我們這個一向以對內嚴肅緊張,對外嬉皮笑臉,對內暴躁嚴苛,對外寬容大度,對內洪鐘爆吼,對外輕言軟語到讓我一度想到“勢利眼”三個字的“老張家”能有什么好。估計開始還好,反正我有映像以后,就我們這個小家就不太平,簡直相當不太平,我不知道這樣的組合到底意味著什么,但我知道,我一點都不好,沒有存在感,沒有安全感,這個家,他們夫妻一直斗爭,誰也不服誰,就是沒有我的發言權,如今母親斗爭到腿腳行動不便了,可或許是更年期的她卻一點都沒有放棄斗爭的意思,我由衷佩服她的頑強,那是連拖著病弱肥胖而年老的軀體挨父親的打都不能阻止的頑強,我在想有這份斗爭的精神,為什么不放在自己復健的點上。這或許就是他們婚姻的紐帶罷。哎呀,我的個媽呀,我的個家啊!

這個紐帶是他們的,卻也因為他們的夫妻之實成就了我與這個家的紐帶,我們都在一條線上。

幼年時我渴望掙脫,卻沒有行為能力,成年后,我有自主能力脫離,卻已被緊緊纏繞,盡管,我一次次的努力……

我幾乎走遍半個中國,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瘋狂的旅行,我騎行,我登山,我入海。我與這個家的紐帶卻因為這份對自由的追逐而愈見明晰,甚至變得沉重。我越來越恐懼,我恐懼與他人建立紐帶,因為一旦建立,我就必須把自己最柔軟的位置暴露給別人,同時也就給了他傷害我的機會,而很多時候我還必須受著,我怕,我怕失去自由……

如今我而立之年,卻依然活的像個孩子。

嚴厲管教說來大抵是一種控制欲,一種期望別人跟你保持一樣想法,一樣行為的私欲。可這對子女真的公平嗎?

父親老了,母親病了,這就是我們這個家,這個千瘡百孔的家,一個或許不幸的家。

有家如此,父親在努力的“討好”所有人,(他已半月未曾對我指責)偶爾犯渾于妄圖奪權的母親,只是他沒有放棄經營。母親越來越“不懂事”,像個小孩子,偶爾也事后“悔過”,只是她沒能放棄“奪權”(奪那個父親或許還在掌握的“經營權”),雖然她老人家已沒有多少行動能力。我無奈的看著他們,很多時候,仿佛自己還是那個幼年的人,看不清來路,找不到歸途。如果歸途很長,它到底長在哪里?

我想說的是家是每個人來到世界起點,如果這個起點不能給人以溫暖及向上的力量,我們的精神世界就只能如那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般荒涼貧瘠。

我們只有知道了自己從哪里來,方能明白自己為什么而出發。探尋自我的原點,回到自我內心的路途,漫長而艱巨,有時甚至糾結著,痛苦著。但是我們既然來了,就必須有這個勇氣踏上征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寒假回家一個月,在即將回校的前兩天見到了他。那時我正忙著幫媽媽疊油布,他在我背后叫了聲我,我沒有聽得很真切,轉過身...
    北落師門Nike閱讀 230評論 0 0
  • 母親節,都在說媽媽,我也說說吧。 以前年紀小,沒有覺得媽媽對自己有什么大的影響,年歲漸長,才發覺媽媽對每個孩子的影...
    孫岳閱讀 317評論 0 0
  • 大學的時候聽到五月天的歌,總是被他的歌詞深深吸引,但說不出為什么喜歡。可如今大學畢業至今有五年多,現在才明白那時候...
    juliareal閱讀 294評論 0 0
  • 感覺部門的人好懶散,領導沒能力,哎!還是個安全中心部門
    刀爺的巴扎嘿閱讀 116評論 0 0
  •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經與我們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并且更新速度飛快,這就要求站在互聯網前端的人員時刻保...
    陽光書屋閱讀 513評論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