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起來做飯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到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用欠些火候來表達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會欠一些火候,今天做疙瘩湯,里邊放了白菜,開始炒白菜的時候,沒有怎么變樣,有的時候,我就會比較著急的直接放進去水,今天我就一直等到菜炒的比較 小的時候,又放進去的水,然后我就發(fā)現(xiàn)這樣會更加的好吃。
有時候我總是覺得老人做的飯更好吃,我覺得就是他們的飯火候足夠了。
有很多的深刻的道理,有的時候,就是因為它是那么的淺顯,那么的易懂,以至于我們從來沒有放在心上。但是當我們有些經(jīng)歷的時候,當我們學會思考的時候,卻也會有很大的欣喜。那一剎那的感觸,那點滴的過往,如此令人心動,美好。
既然是欠些火候,那就稍等一等,把火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