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時看《新少林寺》這部電影,方丈問悟道:“一塊金子,一堆爛泥,哪個有用處?”武道答:“俺猜金子吧。”方丈又問:“給你一粒種子呢?”武道沉默良久,方丈道:“你不要看輕自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用處”。是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時我在想,人生如果是一道選擇題,那么自己會選擇做一塊金子,還是做一粒種子呢?
選擇做一塊金子的人,認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從年少時起,學校老師就常對我們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自從聽到這句話后,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當考試沒考好時,想到自己既然是塊金子,那一定會有發光的時候,安慰自己,沒什么大不了的;當被別人瞧不起時,總會在心中對自己說,不理解就不理解吧,批評就批評吧,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讓你們看看你們瞧不起我是錯誤的。古言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等到兼濟天下的時刻,就是我這塊金子發光的時刻,能量越大,責任越大,我相信我能行,我會讓所有人都認可我。
選擇做一粒種子的人,認為自己既然平凡,所以隨遇而安
種子,沒有金塊那么耀眼,只是最最普通的東西,土里生,土里長,也許別人在身邊走過,也不會有太多的注意,也不會太在意別人的目光,簡簡單單,做自己。享受做自己的狀態,不遷就,不勉強,沒有太多的牽掛,喜歡自由自在。在自己的角落里,發芽,開花,結果,凋零。而這,也是自己一直踐行的原則,為自己而活,活的瀟灑自在。
而我,認為不管選擇什么,為什么選,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
選擇做一塊金子的人,你想過沒有,什么情況下什么時候金子才會發光?金子那耀眼奪目的光芒,那讓人心醉的金黃,全靠外界光的照耀,無論是陽光,月光,還是欣賞的目光。也就是說,得有一片天地,一塊舞臺,給予你一處施展拳腳的地方,你才能將自己的才能與潛力爆發出來。只要有伯樂,才能讓你這匹千里馬馳騁,才能讓你的價值體現出來并且發揮到最大。倘若,在這之前,沒有伯樂呢;倘若,把金子藏到煤堆里,埋到地底下,你是否還能夠堅信自己依舊能發光,你是否能夠保證自己不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不會輕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否能夠像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要知道,這人生很長很長,長的可能會讓你會感到疲憊,如果希望會變成失望,你還會憧憬自己 依舊會發光嗎?如果不發光,那么你該如何做?
選擇做一粒種子的人,你想過沒有,在這個世態炎涼,貧富巨大的社會中,真的能夠自由自在的活著么?每個人要面對著今天努力奔走著,為了家人,為了朋友,為了那些值得自己付出的所有人,像瘋子一樣,拼命地面對著生活的艱辛,命運的不公,不停地打拼著。有時候多想多花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多想多花些時間想到世界沒去過的地方走走,去見見外面的國家和風俗究竟是什么樣子;多想無憂無慮,到一處僻靜之地,品茶,種花,飲酒,作詩,賞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竹林中作畫。如果這樣一輩子,那該多么美好,人生已無憾。可是,這樣的日子,桃花源般的日子,真的有嗎?即使有,能夠維持多少時間呢?要知道,這人生很長很長,長的可能會讓你心灰意冷,如果生活依舊骨干,你還會期盼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嗎?如果為生活所累,那么你該如何做?
不論選擇做一塊金子,還是選擇做一粒種子,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對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一種人生態度。前者是能夠被別人認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而后者,則是能夠讓自己活出精彩,自由自在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個人想要的,都是人生函數的巔峰瞬時值,在這一時刻,金子閃閃亮,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沐浴晨光。而到達這一時刻的其他時間值里,你們知道會是什么樣的么。在金子沒有發光的時間里,它可能還被埋在地下,在被人打磨著,拋光著,在為自己發光努力著;在種子還沒有長大的時間里,它可能在泥土里,在石縫中,在不停地掙扎著,為自由自在努力著。人生很長,努力就是人生的意義,時間就是努力的記憶,只要不要忘了,我們為什么而努力。
縱然我們成不了金子,也成不了種子,那就努力成為金子或種子那樣的人。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發光,身上的擔子還很重,那就成為種子那樣腳踏實地的人。生活越艱苦,每天就更要有勇氣面對。像種子那樣,不論自己處于什么樣的地方,把根深深扎牢,吸收水分和養料,不論風吹雨淋,冬寒夏暑,一點點成長,發芽,開花,結果,長成蒼天大樹,那時碧樹遮天,鳥兒自來。如果你現在已經可以坦然面對,擁有了更多的職責與能力,那就去做金子那樣仰望星空的人,努力去發光,努力讓自己實現更大的價值,無論是為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夢想,還是去幫助更多的人。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首先要具有那種人的品質和態度,就算選擇太多,也不迷茫,不彷徨,不惆悵,一步一步往前走,人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