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愛上看書的?我想也不過是在大四的時候。只覺得自己雖然只有一次人生,但每讀完一本書,就會有一次新的人生體驗。
照這樣算,我可是比九尾狐還長命的生物。
《放學后》〡東野圭吾
這是東野圭吾的成名作。憑著這部作品他拿下了日本推理小說界最重要的新人獎,江戶川亂步獎。
有人評價說,東野圭吾最拿手的技巧,是讓“真相背后還有真相,意外之后還有逆轉”。這種講故事的功力,在這本書中就呈現出來了。
只要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就會忍不住翻開第二頁、第三頁...每讀完一章,心中的迷惑只會越來越深。
一個女高的老師屢次遇到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似乎是有人想要謀殺自己。為了自我保護,他找出誰是兇手。不料真相沒有那么簡單。
最后兇手決定殺人的理由有些讓人錯愕。不過女生,尤其是高中女生,并不是沒可能因為這個理由而產生自殺或殺人的念頭。東野圭吾能夠捕捉到她們敏感的心理,寫出這樣一個環環相扣的故事,也是極妙。
但書的結局讓我很費解——老師最后死在了另一個人的刀下。雖然作者早在書中埋下了一些細節,但這條線太不起眼了。用它來結束整個書,我覺得有點浪費了前面的故事。不懂作者的這個安排。
《畢業:雪月花殺人游戲》〡東野圭吾
六個人,六個好友。表面看上去彼此信任、彼此相愛,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些不能給別人知道的小秘密。于是才有了后來的故事。
我對書中的一段對話印象深刻。
“可是,她有什么秘密,應該都會告訴我們的。我們是她最好的朋友呀!”
“連你們都不能講的,才叫秘密。”
講后面一句話的人,想的很透徹。而講前面一句話的人,是我們中的大多數,總是以“朋友”的名義綁架對方。因為我們是朋友,所以我們做事必須要在一起,你的事情也必須要讓我知道,不然我們就“不夠朋友”。
但諷刺的是,為什么別人就不能夠背叛你,而自己心里卻有所隱藏呢?
《一個人去旅行2》〡高木直子
我平時是個不愛看漫畫的人,高木直子的每一部作品我卻很會追。那些每個人都會遇見的日常小事,到了她的筆下,就是會變得有趣,讓人想看下去的愿望。
那些可愛的小圖案,比起文字,更能傳遞當時的驚喜和歡樂。所以我好羨慕那些寥寥幾筆,就能把所見所聞紀錄在紙上的漫畫家喔。像我這種手殘黨.....咳咳咳。
BTW,我覺得高木直子的書同時也可以當做是日本旅行的攻略。如果我明年有機會去日本了,我一定會把里面講到的景點通通去一遍!
《認同感:用故事包裝事實的藝術》〡吉姆·西諾雷利
故事能夠無限接近事實,但又不會去揭露事實。故事能夠激勵人并引起共鳴,使聽故事的人參與到價值觀和信念的交流中,而不是直白地揭露或簡單地告訴人們價值觀和信念是什么。
講故事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讓你了解到你解決的問題,故事思維也能做到這一點,它還能深入到核心,解釋為什么你的品牌能夠存在。
好不容易看完的一本專業書。干貨很少,例子很少,長篇大論很多。能忍住把整本書都看下來,我也是挺佩服我自己的。當是開了個好頭。
教你們如何在1分鐘內get到里面最重要的方法論=當然就是看我畫出來的思維導圖。
來大家跟我一起——翻轉一下手機~
《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〡喬一
這本書好甜好甜。里面F先生簡直就是我的理想型。只可惜如今已經是有婦之夫了。喬一也是討人喜歡的女孩,堅強,開朗,帶點小任性。
里面最記得一個場景。F先生教喬一的外婆“Love”的英文,原本應該是“愛老屋有”的,外婆記錯成了“愛隔壁有”。喬一夜深出來倒水的時候,看到外婆一個人坐在椅子上,捧著外公的遺像小聲說,“老頭子,愛隔壁有。”
媽蛋,我要哭死了。
《時生》〡東野圭吾
如果不是再三確認了這是東野圭吾的作品,我還真的不能把這書跟他的名字聯系起來。跟以前讀過的東野圭吾的其他書比起來,我覺得這本書,尤其是在劇情鋪陳上,稍微遜色了些。
書中的主人翁,一個不爭氣的屌絲,誤打誤撞卷入了一場政治斗爭當中,成了一個覺悟的好青年。書中關于他轉變的描述,太雜太不起眼,更多是在說他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以至于我讀到最后的感覺是,“啊,啥時候變醒目啦?”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潛意識地就把東野圭吾歸入了某個模式中,遇到這種反差時,便感覺很意外吧。
《姑娘,歡迎降落在這殘酷世界》〡黃佟佟
如果你曾被生活迎頭痛擊,或許你可以看看這本書,或許你能夠從中得到些啟發。
只是我沒有。或許是我現在的生活過得太按部就班了吧。對書中的這些故事都沒有什么同感,讀起來跟看狗血電視劇一樣,偏偏我是不太喜歡看電視劇的。所以這本書讀了三分之一多一點點吧,就棄了。
每次讀到一本好書,都覺得自己這個月沒白過。尤其是紙質書,小心翼翼地把他們放回書架的時候,心里好有成就感。
即將來的九月份,加入了兩個讀書計劃,一個是“BetterRead”的英文書漂流計劃,另一個是“錦麟公益”基金會的“讀書益人”計劃。
無論是哪個,都好期待。九月繼續努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