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zhuangmiao97
期待遇見你
? ? ?如果說高三是人生的分水嶺,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那么大三又是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第二個轉折點,大四的學長學姐們在“等待”畢業的這一年里,有人忙著考研,有人奔波在招聘會、實習單位,難免有的會徘徊糾結自己怎么辦......宿舍、食堂、課堂這樣三點一線的生活平衡似乎已經被打破。
研究生考試一天天逼近,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又要和學姐學長們說再見的時候了,時間就這樣流逝,規則就這樣輪回,一屆又一屆地更換著。
很快,也會輪到我們想這個問題:讀研還是工作,當然還有一條路創業。到底哪個更適合自己呢?
有一個調查顯示:畢業生讀研主要的考慮仍為就業,就業前景好仍是國內讀研第一位的理由(34%);其次是想到更好的大學(26%);而“職業發展需要”和“想做學術研究”分別占(19%);另外,“隨大流”者占(4%)。
讀研三年
狀況
第一年:帶著好奇新鮮踏入研究生階段,第一年都是課,要么就是集體活動,和大一有點類似,一些積極的人把自己關在實驗室,研究研究再研究,發現:心好累。
第二年:真正要涉及科研課題,師兄師姐的指導,經常被指點甚至被罵,生活相對很枯燥,對外交流變少,自己的喜怒哀樂變化也圍繞自己的科研狀況。
第三年:剛剛享受兩年的校園生活,也許又要給校園生涯畫上句號,開始找工作,也許又拼搏一番繼續讀博,一切又開始重演,論文還是一道大山。
收獲
最高級:學歷+專業技能+好工作....甚至+愛情
中級:具有學歷,專業能力良好,但是最后找的工作與專業不太搭邊,遺憾三年的學習,早知三年前不踏上這條不歸路就好了
初級:順利畢業,有那張紙證明,但求職很困難,沒有目標,定位不清,求職眼光太高
低級:畢業好困難,糾結論文ing中,延遲吧,在浪費自己青春一年再想就業。
工作三年
狀況
第一年:有時不因工作而忙,而是幫別人而忙,在職位上就是仆人,被年長的使喚,幫拿外賣也時常發生,發現與自己原來的想象差別太大,過著蟻族的生活,懷念大學生活,每個月為電費水費交際費房租費等一切“廢”困擾,兩個字“沒錢”。
第二年:我想跳槽,不想忍受這種生活了,我要重新規劃自己,可是只是想想,現實太殘酷,參加各種培訓教育等提升自己的技能做好換工作的準備,一臉羨慕校園生活的學生。
第三年:買房、買車、結婚,不是自己所想的,而是家里人跟你談的,看看自己三年的儲蓄,蝸居和裸婚行嗎?開始發現事業的重要性,錢的配置重要性,拼命找機會升職,不斷鍍金保證自己的經濟基礎,慢慢給自己的未來5年或者10年定目標。
收獲
最高級:找到自己愛的工作,成就自己事業,車和房都在考慮了,結婚就更簡單了
中級:做著喜歡的工作但是薪水不多,工作技能慢慢積累!
初級:有一些財富,能養活自己,也能補貼家用,但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
低級:嫌棄工作,變得懶散,不甘心被別人束縛,就在家里頹廢啃老
讀到這,我發現什么都不適合我了,我要創業,但是你的想法和資本呢?沒有這兩樣基本的東西談創業都是扯淡!
讀研VS工作
01
你是否開心?
不管你即將選擇或者已經選擇了的,問問自己內心我開心嗎?生活過得不開心,那你人生的價值需求將不會得到,當然你的開心可以指物質或者精神,才物質上我們要懂得滿足,不能太過高攀,在精神上我們要獲得更多富裕,開心與否只有你自己知道。
02
是否是增值的?
無論選白玫瑰還是紅玫瑰,都像是投資,投資講求的就是利益。計算一筆賬:如果本科生剛畢業出來一個月2500,第二年第三年按預期平均3500(大約),這樣三年的收入約12W,這12萬應該屬于一個中級水平這樣的,也許有更多,比這個少的應該是個少數。
讀研,三年都是消費者,學校的補貼+兼職也不夠自己開銷,還有一筆賬就是讀研前的準備,大四一年考研資料的準備,培訓班的花費,這塊預算我沒有計算過,有機會調查身邊的人看看狀況。但是讀研出來所遇到的機會將來可能獲得的是更大的一筆財富,知識是無價的。
03
投資有風險
三年的工作經驗與三年的碩士學位都是有風險的,你工作也許在晉升中得到的機會比同研究生畢業的少,工資待遇上也有部分差異,甚至在一些崗位上有限制,這都是無法后悔的,可能你會說我工作幾年又回學校考研,你身上沾染一定的社會氣息你還會在認認真真的捧著書像學生時代那樣奮斗嗎,一般工作后再考研這樣能做到的人很少。
以我現在的年齡還無法判斷讀研是否值得,所以我不能算這種教育的利益與虧損,畢竟知識是無法衡量的。也許年輕的我們放棄讀研會后悔或者選擇了讀研也會后悔,工作是一輩子的事,讀完研照樣退休,如果你真的熱愛,不要放棄人生中任何受教育的機會,為了一些蠅頭微利不值得去讓你作出后悔的選擇。
青春即便是走了些彎路又怎樣,沿途一樣有美麗的風景,按照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和選擇,不要太在意外界在你人生中的影響,每個人給你的建議不一樣,這些建議也并不是都是你想做的,尊崇自己,愿你青春無悔,無論你選擇什么,就要風雨兼程,到了你人生的岔路口就不要回避,沒有到選擇的時刻就不要考慮,生活在當下,好好享受。
最厲害的選擇:適合才是硬道理
公眾號(zhuangmiao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