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難受的受不了,就仰望天空吧。進去眼簾的蔚藍的天空和白云,明明只有孤零零的自己一個人在看,卻感覺和世界上的人都相連著。
自然界不管在任何時候對待人們都是平等的。太陽公公在頭頂持續地照著,風兒在每個人的身邊吹過,各種樹木的綠色很美麗,空氣也很澄清。
生活在逐漸進步著,但是對于變化的恐慌,其實每個人都有。人原本所具有的感性,無論生活變得多么便利,都不可以將其失去。如果失去的話,人就失去了作為動物的本能了。如此一來,不僅可悲,也會感受到作為人類的危機。
植物的一生雖然和人類很相似,但是人類終究無法像植物一樣生存。可是停止思考,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我認為也能夠看到世界。我羨慕植物,并不是因為植物不需要思考,而是因為不論在任何環境中植物都可以盡情的開花、播種。
作為人來說,被人需要是件幸福的事情。因此,人會想實現自我的作用。獨自一個人就沒有喜歡的人。只是一個人會很輕松吧。
我希望大家都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幸福。人有了痛苦和悲傷的事后,就會因為那些煩惱而讓自己內心滿滿的,就不會有其他想法了。若有很多種看法的話,人們就不會覺得自己那么不幸,難道不是嗎?
對人生而言,重要的學習難道不是有兩方面嗎?第一,通過學習掌握思考能力。第二,意識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并不光是從外面吸收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在也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一個故事都是有結局的。但最終是以悲劇收場還是迎來幸福的結局,除作者以外誰都不知道。為了創作故事的結局,作者埋下了各種各樣的伏筆。如果不是戲劇性的故事,讀者是不會感動的。那么,從結論來看,發生的一切變故,對主人公來說都是必要的。也可以說,作者為了使讀者按照其思維思考,在誘導讀者。不要忘記的是,實際的人生中是沒有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