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13歲的七月對安生說:“如果踩住一個人的影子,那個人一輩子不會離開。”而安生卻有著自己笑容里的淡淡執著“一輩子太長了,我只想活到27歲。”
而這一年,七月和安生27歲。“你是一直想要踩著我影子的人,你卻離開了,27歲,離開的人不是我。”
安生用了14年,終究變成了安穩的七月;而七月卻用了整整后半生,去變成流浪的安生。
七月與安生,一個是溫婉的睡蓮,濕了花瓣也就荒了年華;一個是帶刺的玫瑰,丟了鋒芒也就失了芳香。看似不同的兩類,卻偏偏抵不過命運所帶來的彼此相擁,但只可惜,靠得太近,害了彼此,也傷了內心。
不過還好,就是有一類人,明知會傷得遍體鱗傷,卻仍放不下這一份糾葛十分的真情。而這樣的一類人,必定是深愛的。
就像七月對安生所說的那樣:“我恨你,但我也只有你。”
因為年少輕狂的我們,誰會明白,原來這個世上千千萬萬種情,只有一種不可以分享。
原來,長大這么痛。
01.一份不成熟的愛情,終究經不起等待
有人曾經說,愛情最美的模樣,大概就是穿校服的日子里有你,穿婚紗的日子里仍然還是你。攜手一人,便是一生。
就像高中時的七月與家明。
他愛著她的單純與安靜,她戀著他的溫暖與柔情。當陽光透過稀疏斑駁的樹影,全世界都充滿了那份靜美的光亮,而我的世界中卻只有你。七月與家明學生時代的愛情,純凈得就像一粒珍珠,只不過折射出的光芒,可能遮了苦楚,也可能掩了淚光。而安生的到來,不過是讓這份朦朧得早已模糊的感情,早一些被局里人看看清楚。
七月和安生第一次談到家明時,安生說:“除非你非常愛這個男人,否則男人都是難以忍受的。”七月回答她:“可是和他在一起也不一定非要很愛這個男人,你要更愛你自己。”
因此七月在這份感情中是自私的,一直都是。比起家明,她更愛自己,更愛那份安逸與不愿面對事實的借口。
七月和安生不一樣,從幸福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就連笑容都像是掉在了蜜罐里,很甜很甜,滿滿的都是愛的味道。但心沉浸在愛里太久,恐怕就再也無力承受背叛及謊言對于愛的沖擊。
安生走時的火車站,天色慘白,像是天公陰沉著的臉。空氣里伴著安生的哭喊:“七月,如果你想讓我留下來我就留下來。”
但是,空氣中還是一樣的平靜與沉默,卻怎么也按捺不住七月矛盾的內心。
那天,七月哭了很久,她始終沒有告訴家明,她不是傷心安生的離開,而是對自己感到失望,她失望自己沒有辦法愛安生,和愛自己一樣多。失望人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和人分享,比如說愛情。
所以,當她偷偷看到家明與安生在寺廟中耳語時,看到家明的項鏈掛在安生的脖,眼睛中只有落寞。都說女孩子的心最細膩也最脆弱,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七月就開始明白,自己與安生的友情,終有一天,會因為家明而變了味道。
當許多年后,七月與安生,一個在梯前,一個在梯尾,黯然重逢擁抱在對方的胸口時,都忍不住默默淚流。卻不知,心與心的距離,早已不是原來的你和我。
“你以為你給我寫信是在分享你的生活,我也曾這樣騙自己無數次相信過,因為我真的不愿意承認,這么多年,你一直通過我,愛著家明,我的男朋友。”
但縱然是這樣,即使后來一次次看到家明房間里的安生,七月還是選擇了妥協,寧可期待家明轉變的態度,都不愿意等待一份屬于自己的真情。因為很久很久之前,七月的媽媽就對七月說過:“女孩子嘛,總要習慣很多不舒服。”
是啊,七月一直在長大,卻因為家明,將自己對愛情不成熟的態度永遠定格在了13歲。女孩的一生,大概就是從一個家到另外一個家。
只不過,誰都不知道,兩個家,是否都會有一樣甜蜜的味道。
我一直都很愿意相信,家明是愛著七月的,只不過這份愛里夾雜著本應褪去的不羈與自由,最終失了味道,變了模樣。
雖說唯美的校園愛情在過往時光中顯得略有蒼白,雖說我們完全可以將失敗的結局歸結為年少的無知與輕狂,但這些都不足以撐起家明深愛七月的理由。既然選擇了一人之手,那無疑就要牽起她的全部生活,當然包括她溫婉的個性與安穩的態度。而家明顯然沒有,這樣看來,愛著七月的家明,同樣也是自私的。
在愛里,家明是貪得無厭的,同樣更是不成熟的。時間久著久著,曾經一半寫著真摯一半寫著誠實的內心,迷茫了;曾經一半寫著無怨一半寫著無悔的內心,忐忑了。
家明的內心,一直都存在著兩個自我,一個向往張狂,一個貪戀內斂。因此,注定會愛上兩種不同的性格。但錯就錯在,其中一種性格叫做七月,而另外一種卻是安生。
生活一直在給家明很多次選擇的機會,可悲哀的是,他只會利用跑步時的疲憊與無力,去逃避生活。因為二者都不愿意失去,卻最終一無所有;因為二者都愛,卻最終失掉了所有的愛。27歲,家明還是沒有學會怎樣成熟地去愛。如果知道故事的結局,我想家明一定不會給自己留下愛情的雙選項。
安生:“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歡。”嗯,也包括她的男朋友。
家明:“我喜歡七月的一切。”嗯,當然也包括她的女朋友。
或許,故事的結局注定是這樣。不成熟的愛,永遠經不起等待。
七月可能一直都是錯的,她和家明的感情,不是愛,而是吃力維持的兒時沖動;真正破壞他們感情的,也不會是安生,而是那份被時間折磨后,無力反駁的信任與安心。
在一個成熟的、深愛你的男生面前,所有的等待都不會叫做煎熬,它們只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愛情本身”。
最后,家明做出了選擇,只不過扮演了落荒者的角色。也許,他的逃離是對的,雖然撤手奪得百般輕松,但好在,還留給七月與安生療傷的勇氣和機會。
02.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
《七月與安生》這部影片,在上映時被定義為愛情片,我常常對此并不是十分認可,因為在我的世界里,國產愛情片均是暗戀、出軌以及九曲回腸大圓滿,但七月與安生卻清新脫俗,讓我們了解到有一種友情,也可以刻骨銘心,甚至,比愛情還要重要。
女生之間的感情,很微妙,也很復雜。有時會形影不離,有說不完的悄悄話,甚至還要一同去上洗手間,好像多美的時光也抵不過一瞬的牽手。有時會體貼得恨不得將全世界的美好全部遞到你的面前,有時卻自私地容不得一絲沙子。
可我始終相信,無論是吵鬧也好,歡笑也罷,都是上天所饋贈,人間所給予。因為人的一生,就像是倒放著的沙漏,剩下的一定會是最少,但也一定會是最好。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生物,感情卻比鐵硬,比金堅。
彼此愛過,恨過,黏過,撕過。但最值得慶幸的是,從一開始就沒有錯過。
七月與安生就是這樣。安生一直深愛著七月,七月也一直沒有放棄安生,盡管,她們都透過彼此,愛著家明。
安生:“你不是一直都嫌你家衣柜土嘛?過幾日,我給你買一個大立柜放在那,你不是一直都喜歡外國影片里邊那種歐式大立柜嘛?”
七月:“那太貴了,你就在上面釘幾個釘子,掛上就好。”
安生:“我以后會有錢的,還要買一個大書柜,你不是最喜歡看書了嘛?我以后會有出息的。”
七月:“好,我知道了,我等你”
安生是愛自由的,但卻不是真愛,那是一種叫做不能安穩的無奈。甚至有些時候,可能就連她自己都堅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注定天地為家,四處流浪。而只有在面對七月的時候,才會想到,原來有家的感覺那么好,因為有家就可以招待七月,有家就可以盡自己所能,給七月一個依靠。
所以可能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安生就開始知道,她的人是流浪的,但心卻是定的,而讓安生心定的人,正是七月。
人越是漂泊,就越是寂寞。觥籌交錯見,霓虹閃爍,卻怎么也照不到內心最深的地方,因為內心最深的地方,就是家啊。在外久了,心一定會累。累到不能自已的時候,就要回家。所以那時最能讓人落淚的話,不過是一句:“回來吧,我還在等你,每一分每一秒。”
安生:“七月,還記得小時候聽廣播里讀,萬水千山能走遍嗎?我感覺自己已經走到盡頭了。我現在很累,我可以回家了嗎?讓我回家吧。”
七月:“嗯嗯,好啊。”
回家,回一個叫做溫暖的家,一個叫做無論內部矛盾多么激烈,但永遠都不會離開的家。樓梯的七樓,安生等到了七月。看到七月的時候,安生笑了。當鏡頭拉近拍到安生眼角的皺紋,屏幕前的我感動不已,這是安生一個人在外漂泊那么久以后第一次歸家。歸家之后,安生捧著超級大的碗盆在吃面,狼吞虎咽的樣子,不知是經歷了多少有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
誰會知道,安生這些年,經歷了什么。
在媽媽的追悼會上,安生一個人坐在那里面如死灰地哭,雖然只是對于一個只有血緣關系卻沒有愛的人,但仍舊會哭到毫無血色。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在搬凳子,很久很久沒有人,是時候來清場。但安生就算是看到這樣一個陌生人、唯一的陌生人,也會抹掉眼淚,將一個人的堅強留在了墻角。
安生,天不怕地不怕的鐵石心腸,其實一直一直都柔軟得像珊瑚一樣,在觸碰的那一刻,柔軟異常。我想,安生與七月在一起的日子,是安生最美的時光。七月,是唯一一個人,可以讓安生哭得痛徹心扉,也可以讓她笑得簡單而真實。
影片中最令我動容的鏡頭,莫過于七月用花灑淋過安生之后,蹲下來抱頭痛哭,但后來她還是下意識地靠住了安生的腿,而安生也下意識地護住了七月的頭。
潛意識中,七月與安生,安生與七月,早已成為了彼此靈魂的守護人,就像它的英文名字那樣純粹——“soulmate”。我愛你,所以你懂得抱緊我;我也愛你,所以我一定會守護你。
因愛而恨,因恨而憾,兜兜轉轉,到了某一天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在乎的那個人,還是最初的踩著自己影子的人吶。原來刻苦銘心的友情,真的可以沖破愛情的層層迷霧;原來時光往復,我依舊愛你如初。
七月與安生,是不能自己的愛,是深入骨髓的情。
七月:“安生,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恨過你,但我也的的確確只有你。”
安生:“你為什么現在才來找我?快點,躲我臂彎里。”
安生終于在那一天,接待了七月,在她的家也在她的懷,就像13歲那年,自己對七月所說的那樣。
隨著年月友誼頓然會沖撞愛情親情,但到最后卻發現,人生最寶貴的莫過于有一個人曾經陪你走過很長很長的路。
03.深愛你,所以成為了你
七月最終還是走了,只留下了安生一個人。那一年,七月27歲。
說好了被你踩著影子的人永遠不會離開,可是踩我影子的那個人卻離開了。
一張死亡通知書,一雙顫抖著的手。
“誰要簽字啊?誰是你的親屬啊?”哽咽萬般,欲語淚先淚。
安生為七月簽下了死亡通知書。也就是說,從今往后,我是你唯一的親屬,七月,你終于完完全全只屬于我一個人了。
此時的安生會不會在想,自己確實不喜歡把離別弄得那么傷感,可那是因為她知道七月還在原地,而這一次,七月走得太匆忙,她們甚至沒有來得及好好地告別。
此時的安生會不會想,七月說她也想走一走安生走過的道路,體會那樣的瀟灑與自由。以前安生在漂泊的時候,七月是她的港灣,那這一次,七月走累了,可不可以回來看一眼,哪怕只有一眼。
從此,安生一個人,帶著兩個人的期冀安穩而又自由地活下去。她將回憶編織成為網,將靈魂纏繞在了《七月與安生》。
這一次,安生的筆名是七月,七月的生活是安生。
故事的最后,安生把七月交給了飄蕩的風,成全了她向往已久的自有。
七月:“安生,你跟我走吧。”
安生:“七月,你留下來吧。”
那一天,七月沒有回頭看安生一眼,她怕自己會忍不住留下來,也怕安生真的會跟她走。七月心里很清楚,從那一刻起,自己和安生注定要過上截然不同的人生。安生仿佛變成了安穩的七月,七月也變成了流浪的安生。
七月去的第一個地方,就是安生曾經住過的旅館,七月躺在狹窄的單人床上,想象著安生十八歲那年過著怎樣的生活。她是為了她才離開的,可安生讓給她的一切,也都已經去了。
唯獨安生和七月,七月和安生,都還在。
我們在路上的時候,總是遙望著故鄉;可是當我們回到了故鄉,又總會在夢里流浪。所以一直在現實中追夢,又在現實中低頭。夢想與現實的糾葛之中,七月與安生,終究會是所有人追逐的最終方向。原來庸常的未來,才是生活最終的真相。很多人的一生,也始終在無力改變的現實中堅強,在遙遠的夢境里流落遠方。
但不管怎樣,過得折騰一點,不一定不幸福。因為正是命運的折騰,才讓我發現,原來,我一直一直,都是和原來一樣的,那般愛你。
“我所認為最深沉的愛,莫過于分開以后,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我沒有另外的人,我只有你。
可是如今,你在橋頭,我在橋尾。
你我永隔一江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永遠的七月與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