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是賺錢的秘訣,你做到幾點?

上來就放一張刺激我自己也刺激各位看客的圖片,沒錯,我們需要刺激,不刺激就無法成長,沒有進步。愛錢不等同于貪財,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能力變現,讓自己過上輕松,富足的生活。

但是關鍵是你有能力嗎?沒有能力的話你準備怎么提升自己的能力呢?這是今天早上看了弗蘭克《碼字賺15萬人民幣的3個秘訣》后我對自己的反思,也許也適用于正在看此文的你。

文的的開始就是一排排列句,我覺得很好,大概也是這些話刺激到了我,他說大部分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原因有如下幾點:

急功近利少耐心

前路迷茫少目標

一味焦慮不行動

心猿意馬不專注

三心二意不堅持

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

急功近利是因為你缺乏安全感

前路迷茫是因為你經歷的事太少

一味焦慮是因為你的能力太弱太弱

心猿意馬是因為你想要的太多太多

三心二意是因為你不夠癡迷不夠熱愛

綜上,我自己躺槍的有急功近利,一味焦慮,心猿意馬,三心二意。好吧,除了前途迷茫這點,我雖然有點迷茫但是畢竟大致框架已經出來,其它的全部躺槍。這些足夠我好好自省一段時間了。

下面開始說說文中提到的三個秘訣。

一,輸出

天天看書,聽微課,報訓練營,這些都沒錯,關鍵是看完書,聽完課之后自己如果不能把看到的學到的做輸出,要不了多久就又還給書本和老師了。

我最近開始學習寫書評,雖然最終目的確實是想通過投稿給公司內刊掙到稿費,但是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在看完一本好的書之后能夠有自己的讀后感想,不能再像之前一樣,看一本又一本,看完了事。要讓自己鉆進去,認真去思考作者的觀點,再結合自己的想法,反思之后,變成自己新的認知,我想這也是一種進步的方式吧。

文中提到要經常考慮自己的產品輸出值多少錢。之前我就是寫呀寫,寫呀寫,當然寫得毫無價值,以致于朋友驚訝我都寫了三十萬字的時候我心中戚戚然,那又如何?就是在天天寫,沒有任何價值可言。所以,我得意不起來。

那以后我就要每天在寫的時候考慮自己的文值多少錢。比如,我寫書評,考慮是否能一投就中,這樣我就可以得到一筆稿費,寫得好的文我們內刊的編輯都不帶刪減的,輕松拿到200多的稿費是件很easy的事情,那么我這樣思考之后,就要認真寫出一書評后(也許不過是讀書筆記哈),寫完再反復看自己寫的,最起碼要把錯別字改了吧,把羅嗦的話刪了吧,把語句不通順的修飾一下吧,這些最基本的修改我之前是鮮少有的,寫完就點發送,好像自己很牛一樣,啊不!是自己覺得寫得太爛沒法看,就趕緊發出去了。

有了思考之后,我寫的文字就不再是隨心所欲,而是多了一份責任感,別人為你的文字買單,憑的是什么?不是你的想寫什么寫什么,也不是你的天馬行空,而是人家真的覺得有用,一直舉例發公司內刊是因為公司內刊是目前最快能讓我的文字變現的方式,而這樣輕松就得的機會,我竟然一直在錯過。

所以,寫書評是我目前最需要提升的一項,除了掙稿費,還能讓自己輸出后進步,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試錯

最近我看到我跟著的老師們不斷的用自己的能力為自己賺得滿盆金缽,更不要說網上紅得發紫的大牛們更是看似很輕松就5位數5位數的入賬。

but,這個世界不是你想的那樣。

所有人光鮮的背后一定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別人讓自己的能力為自己變現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比如我跟著寫作的樹豐老師小學三年級開始堅持寫日記,現在每年計劃500萬字的輸出,這是最基本的,還不說他其它的努力;我跟著學TOM口才的老師他在荔枝上錄了兩年的音頻,每天堅持直播分享,每晚學習分享到十二點才睡。他們背后的努力他們不說我們是不會知道的。他們也不是做一個立馬就成功了,也是在各種試錯中摸索哪種方式能更好的發展下去。

我自己呢,好像在安全區呆很久了,在努力的方向上也是各種試錯,但是很多都是在思考中,比如我想專注學習的整理,比如我想去帶孩子們學寫作,這些在我平常努力之外需要去試的事情,我似乎行動并不動,或者幾乎為零。

整理我只是在兩個平臺上分享之后,就幫一個媽媽去整理完,就了事了,那次我用一天的時間得到了168元的回報,當時我真的很開心,接下來呢,我沒有了下文,我應該思考還要怎么做的,我就這樣擱淺了,好在還是很愛,又加之部門主管知道我這一愛好,督促我繼續做部門的5S推行干事,我才得以認真思考,經過兩周的行動和反思,我決定目前就先每周分享一個整理方法,也許有同事需要,在發郵件分享的同時我自己也按照這個方法踐行,先這樣吧,前期的積累很重要。

帶孩子們寫作,是我心血來潮想到的,本來準備自己先招幾個孩子過來一起玩,但是高燒三天后就被一陣秋雨給降下來了,但是心中的火苗還沒有完全被撲滅,又想如何去培訓班做老師,當然也在躊躇中行動了,找了兩家培訓班,一家不要人,一家要人,說好的過來談談,但是最終又是無果。或許緣份未到,但是需要我再次又挑戰自己,推銷自己。這也是試錯中的一步吧。

總之,不試錯,永遠摸不到成功的門在哪里。

三,迭代

我還在輸出和試錯中苦苦掙扎,雖然還不能迭代,但是提前讓自己思考也不是壞事。迭代會讓我們的知識更有價值。

對于知識的吸引,我們可以先寫一篇文,然后做成PPT去分享,再開成課去上課。這就是迭代。

就如同我熱衷的整理,我現在只是碎片化的把我學到的一些整理方法分享給我的同事們,分享的同時我也實踐操作,我如果一直這樣堅持下去,那么時間長了我就有了一套我自己的理論體系,這樣我就也可以寫文出來分享給大家,寫文不過癮,就再做成PPT去開課,這里先不談錢的事,這樣的成長本身就讓我全身細胞都興奮起來。如果我的課程真的有價值,賺錢只是順帶的事。

帶孩孩子們學寫作文,也是同理,我先找一些層次不高的培訓班,哪怕免費我去上課,帶著孩子們先去玩, 讓自己在實踐中出來一些可行的培訓方式,不斷積累,不斷更新,不斷試錯,最好一定可以有一套適合孩子們的培訓模式。但是,這點,前提是我先邁出去有人要我才行。要不然,說再多,都是P話。

今天我是通過閱讀--分析--重組--對比--內化這五個步驟來認真思考和分析這篇文字,如果你看了覺得有用,我這篇文就有價值了。

輸出, 試錯,迭代。不光只看,只想,我們還要行動。加油!努力中的我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