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我跟朋友去參加別開生面的宴會,華麗的裝飾大廳,精美的食物擺盤,我只是來陪朋友壯膽騙吃的。
聽說這場宴會是這個城市里一些小有名氣的商家,企業(yè)家“勾兌”互利的宴會,有人物,當然就有魚龍混雜的小米渣,就例如我,是來混吃,還有來混人脈的,還有來裝逼的,還有來談業(yè)務(wù)的。
桌子上有標簽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沒便簽的都是“散貨”,當然你跟人物認識,也是極容易進入他們的座位安插一個。
我跟朋友緊跟著坐在靠人物最近的飯桌前,她旁邊挨坐著一個妝扮精致的妹子,當然那乳溝也是若隱若現(xiàn),看的她旁邊的男士口水長流。
朋友在我耳邊嘀咕說:“今天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每個人都心懷鬼胎,囊中有事,你也去勾兌,互動一下嗎”?
我明白她的意思,但姐只是來混飯的,眼前的美食是我眼里不可辜負的東西,勾兌的機會還是讓給別人吧!因為這場宴會結(jié)束,小米渣還是小米渣,唯一的變化就是我認識誰誰,可惜事后誰又是尼瑪?shù)恼l,你記得他,他未必還記得你。
我只是低頭迎合著朋友“好好”。
那有幾分姿色的妹子一直跟我朋友攀談,談的花容月貌,談的眉飛色舞,一會介紹自己是那個大公司的,一會兒給我朋友說我們正前方的飯桌大咖她都認識,可惜我就沒見旁邊桌那個大咖喊她一句:“你不是那個那個嗎?這邊坐,這邊坐嗎?”
朋友一邊比著贊的手勢,一邊嘴里夸獎姑娘厲害,誰知道姑娘被這一夸獎就有些飄飄然,拿著手機就給朋友看照片:“你看這是我上次跟陳總在一起的合照,你看這是李總的車,我坐過.........”
朋友除了保持微笑,也有些不耐煩的嘴巴嘀咕說:“真是厲害呢?你不過去打個招呼。”
妹子笑呵呵地講:“不急,不急,今天大大的機會”。
這時一位某建材公司的李總端著酒杯過來敬酒,姑娘壓過喧鬧熱情似火,然后嬌滴滴地喊了一句:“李哥....”
李總一臉茫然地看著妹子,有些尷尬地問:“你是.........”
“我小杜啊!某公司的業(yè)務(wù)經(jīng)理,上次我們合作過,是我跟你洽談的,李哥你真是貴人多忘事呢?”妹子靈活地扭轉(zhuǎn)了尷尬地局面。
“喔喔,你是某公司的小杜啊!你們是大公司我知道,才談過,談過,記得,記得,大公司怎么不記不得,你小杜嗎?”李總寒暄地說了幾句開始敬酒。
妹子憨憨一笑:“記得就好,記得就好,不然要發(fā)酒三杯”。
李總敬酒結(jié)束,妹子馬上帶著笑容附和著李總回到大咖的那桌,拿著大公司的平臺拉開了話匣子,很快介紹自己,只是我隱約地感到有些變扭。
“我是某公司的小杜,這是我的名片.......”這句話都能深深地縈繞在我這只知道吃的耳朵里。
只是在這迎合聲中,妹子從頭到位似乎被人忽視了她姓杜,只是知道她是某大公司的業(yè)務(wù)經(jīng)理,姓杜,具體名字可能都模糊了。大咖們只記得這家公司在幾年前上市,他們的老總是誰誰,在行業(yè)中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位置,很不錯等等,但妹子依舊自帶光環(huán)的敘述著公司的宏偉功績。
朋友看著妹子空空的凳子拉拉我的衣袖在我耳邊密語:“這孩子是錯把平臺當成了本事”。
我看著她一杯酒一杯酒的下肚,談笑風聲的語言中,總有人說:“那個公司的小杜,不錯,喝酒厲害;跟你們那個公司合作不錯,值得信任”。
妹子一邊點頭,一邊微笑,底氣十足的跟大咖些開著玩笑,我非常贊同我朋友的觀點,此刻的妹子說白了就是把平臺的紅利當成自己的福利,自我感覺良好的簇擁在人群里。
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朋友圈曬自己的人脈,感覺這些人都是他們的朋友,這公司老總我認識,一起吃過飯,那個網(wǎng)紅大咖我也認識,我有他們的聯(lián)系方式,不信你看我有照片為證。
我腦海里能清楚地知道她照片拍攝是怎么換來的,很多時候我們認識一個大咖,就比如今天的宴會,偷偷地拍一張,或者征求對方的意思拍了一張合照,然后就是我認識呢?
你以為你真的就牛逼呢?其實不然。
02
究其原因也不過是利用公司的平臺,認識了一些大咖,就開始沾沾自喜,覺得在大企業(yè)上班的人就自帶光環(huán),出去談合作,打著大公司的旗號,別人一聽是這家公司的,必然和顏悅色的好生伺候。這是平臺給予的待遇,并不是自己的本事。
聰明的人會清醒的明白那些是自己的本事,那些是平臺帶來的福利。你以為你認識了大咖了,上次還坐過他的車,而在他眼里你不叫張三李四,你叫某某公司的業(yè)務(wù)員,一旦離開了共識的機構(gòu),你就是一位面目模糊的路人而已,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你現(xiàn)在所在的平臺。
很多時候有些人會跟那位妹子一樣,在一些場合春風滿面,事事如意,并不是你能力強,而是你所在的平臺好。
曾經(jīng)我有一個朋友面臨離職,當時在這家大公司已經(jīng)做到總監(jiān)的級別,面臨離職的他臉上并沒有浮現(xiàn)笑容,而是憂心忡忡。
我非常地納悶他的憂心,以他的能力這有什么好擔心,去那里都能開創(chuàng)一片天地。
他苦笑地跟我說:“唉!要是真的離開這家公司,很多我現(xiàn)在認識的人可能都不會搭理我呢?”
我驚嘆。
人只有在真正要離開的時候,也許才會最清楚的看到,之前你身上的光亮,是平臺給你搭建的燈光,不是你自帶的光芒。
當然,也有人是歡歡喜喜離職的,手上帶著大把的資源,奔向比現(xiàn)在給予薪水更高的公司,結(jié)果就是一種變相的利用,手頭資源用完,實存的價值被掏空的了了無幾,然后了,可想而知。
還有人從之前的公司跳出來創(chuàng)業(yè),之前輕易能談妥的客戶,現(xiàn)在需要努力的爭取,之前無需費力維持的關(guān)系,如今需要如履薄冰的維護,這才明白過來,真正牛逼的是平臺,而不是你。
我還記得三年前,有一位員工跟公司領(lǐng)導(dǎo)發(fā)生爭執(zhí),嘴里嚷著:“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你離開公司走在大街上,也不過是跟我一般的普通人,你真以為世界都是你,除了你能在這公司對我指手畫腳,離開公司你屁都不是,哼”。
一開始,我們都當旁觀者看看笑話勸勸架,如今看來,平臺給予每個人太多的福利,而福利則反噬了一些人自認為的光芒。
離開所謂的平臺,有可能你真的什么都不是。
越有本事的人越低調(diào),長期接洽大咖帶來的虛無自信心,應(yīng)當克制,稱托他人光芒,只是景上添花,并不能照亮自己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