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文化——讀《黑客與畫家》

黑客

自由、平等、開放、互助

1983年,一幫美國青少年入侵了一些計算機系統,被發現后見諸媒體,標題是:小心,黑客在行動!從此,“黑客”被人們狹義的理解為計算機入侵者,直到現在,社會的普遍觀念還是如此,這是對“黑客”這個群體的誤解。黑客(hacker)和入侵者(cracker)從來都不是一回事,黑客不是“搞破壞的程序員”,他們是一群癡迷技術的聰明人,他們不僅創造技術,還創造文化。

黑客起源

時光閃回到上世紀50年代的MIT。當時的MIT聚集了全美最聰明的年輕人,這些聰明人只愛做一件事——變得更聰明。于是他們成立了很多興趣小組,聚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感興趣的東西。假如你對火車感興趣,加入“鐵路技術俱樂部”吧,那里有一群癡迷火車技術的年輕人,你們一起討論火車的構成、火車的信號控制系統,光是討論還不夠,俱樂部給大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火車模型,你們可以肆意的擺弄它、改造它。這群聰明的年輕人每天泡在一起搞研究、做實驗,久而久之流行起一個詞——hack,他們用這個詞來形容那些有趣的、技術含量很高的創意,俱樂部里最牛的人會自稱為hacker,也就是黑客。

當時計算機是個稀罕物,全世界只有區區幾臺,編程語言更是寥寥無幾。MIT率先開設了計算機編程課,老師是一個頂著爆炸頭、胡子拉碴的教授,他的名字是約翰·麥卡錫。當時,全世界沒幾個人會編程,麥卡錫教授絕對算得上編程界的hacker,關于他的軼事有很多,比如他常常在你問他問題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之后,突然告訴你答案,而且回答的精妙絕倫,聽起來好像中間這段時間根本不存在一樣。他還做過一件特別牛的事情——他首次提出了AI(即人工智能)的概念,還為人工智能開發了一種編程語言LISP,他也因此被譽為“人工智能之父”。

黑客文化

這群聰明人就是最早的黑客,他們有很多特點,比如他們親自動手觸摸火車、改造火車;他們毫無保留的分享知識;他們平等相待;他們喜歡用技術創造好玩的東西,這些特點是黑客文化的起源。后來,黑客文化不斷傳播,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不久出現了史上第一本黑客著作《黑客:計算機革命的英雄》,它提出了黑客的價值觀,一共有6條。
任何事都要親手嘗試。
所有信息都應是自由傳播的。
不相信權威,提倡去中心化。
不看學歷,看能力。
用計算機創造美和藝術。
計算機使生活更美好。

今天我們回看這6條價值觀,會立即想到很多東西,下面是我想到的:
任何事都要親手嘗試。—— 編程語言
所有信息應是自由傳播的。 —— GNU
不相信權威,提倡去中心化。 —— 比特幣
不看學歷,看能力。 —— Github
用計算機創造美和藝術。 —— 蘋果的所有產品
計算機使生活更美好。 —— 你正在使用的每一個IT產品

我個人感受最深的是GNU和Github。GNU是自由軟件的代名詞,自由軟件是沒有版權的軟件,它們必須發布源代碼,允許別人復制,允許別人把代碼包裝后售賣。這聽起來似乎不符合商業邏輯,可是事實證明,自由軟件的發展不可阻擋,最具代表性的是代碼托管平臺Github,它是全球程序員共同組建的社區,它托管著全球最先進的自由軟件。在Github,你只需要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看到全世界最牛的程序員寫的源代碼,你也可以把自己的代碼貢獻出來,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費的,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要在Github上托管大量的私密代碼,反而要收費,這與大多數商業邏輯剛好相反。如今我們的手機和電腦上,很多優秀的軟件都出產自Github,它們是集體智慧的杰作。

這就是黑客,他們在互聯網上創造了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共產主義社會,他們開創了獨一無二的黑客文化——自由、平等、開放、互助。

我喜歡黑客文化,你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黑客與畫家》讀書筆記作者:【美】格雷厄姆 保羅·格雷厄姆其人其事 Y Combinator (Y運算子,簡稱YC...
    Cytosine閱讀 1,231評論 0 3
  • 如何成為一名黑客 原版在這里http://catb.org/~esr/faqs/hacker-howto.html...
    828e200a9578閱讀 2,256評論 2 30
  • 目錄 前言 準備工作 參考文章 前言 每個周五都需要發郵件,為了避免忘記 用shell寫個定時任務在周五下午3點自...
    燈泡蟲閱讀 1,856評論 0 1
  • 明知道賭博不是一件好事 你或許有一夜暴富的機率 而更大的可能往往都是 轉眼之間你淪為叫化子 可人們還是不停地賭賭賭...
    唯一還是我閱讀 351評論 7 15
  • 好的
    ZWBO閱讀 22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