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扶不起的阿斗?屁勒!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世人眼里劉禪是平庸昏聵之君,不管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書里,還是市井街頭的平民百姓心中,劉禪的形象始終是個碌碌無為的庸主,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因為劉禪小名為阿斗,我們在形容一個人一無是處,出力氣去幫他也沒有成就時就會說這樣一句話“扶不起的阿斗”。

劉禪劉阿斗真的是扶不起的?他真的是一個昏庸愚鈍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屁勒!這樣的鬼話你也信!

劉備給后主的遺詔就提到“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這意思是說:丞相(諸葛亮)驚嘆你的智慧和度量都比以前增進不少,比他想象中還要好,如果是這樣子,那我還有什么可擔憂的呢?對自己的這個兒子是大加贊賞!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時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三國志》作者陳壽在評價劉禪時說“”后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南宋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劉禪“后主之賢,于是乎不可及”。

不管是自家人(劉備)還是他身邊的人(諸葛亮)還是后世對劉禪的評價也都不低。劉備的兒子在戰亂中長至成年的除了劉禪,還有劉永。劉備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在尋找接班人的時候一定會挺慎重,能把這個權杖交給劉禪,那劉禪也一定非等閑之輩。

我們再從劉禪繼位所做的事情來評價一下劉禪是否是昏君?劉禪繼位的時候才17歲,劉備臨終前特意囑咐劉禪什么事都要聽丞相諸葛亮的。對于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確實做到了凡事謙讓,尊重,聽從諸葛亮,就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

后來劉禪年齡漸漸大了,按照漢代朝廷的常規,諸葛亮應當逐漸地把大權交還給劉禪,讓劉禪順利轉正,徹底擺脫“實習”皇帝的命運。可是劉諸葛亮仍然手握大權,諸葛亮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劉禪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治國經驗,所以自己不得已才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攬。(原來諸葛亮也曾披著高尚的衣服來滿足自己齷齪的權力欲望)。太可笑了,你不放權,劉禪哪有機會去獲取經驗。

諸葛亮帶兵出外征戰,對年滿22歲的劉禪不放心,特派心腹“監管”劉禪。劉禪不贊成諸葛亮發動北伐,但當諸葛亮一意孤行時,還是會為諸葛亮鼓勁加油。可以說,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充分發揮并嚴格執行了劉備的教導以及對長輩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團結了內部領導班子,保持了領導集團的穩定,這樣最終得實惠的還是老百姓。

劉備有很強的分析能力。諸葛亮窮兵黷武,想要北伐的時候,劉禪知道魏楚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又不好直接反對,只得勸說諸葛亮“坐未安席,今又欲北伐,恐勞神思。”諸葛亮執意北伐,沒有聽從劉禪的勸告,劉禪也只得全力支持諸葛亮。諸葛亮死后,劉禪立即停止這次空耗國力 勞民傷財的活動。

鑒于諸葛亮生前權力太重,在諸葛亮死后,劉禪廢除了丞相制,任命費祎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任命蔣琬為大司馬,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蔣琬管總務為主,監管軍事,費祎管軍事為主,監管總務。軍政及內政大權不在一人之手,這種新的政治格局安排,分散大臣手中的權力,劉禪成為傀儡皇帝的局面消失了。蔣琬死后,劉禪進一步掌握國家大權,任官封爵、人事任免、出兵討伐,幾乎所有的大事都要劉禪批準才能進行。這樣劉禪開始掌握國家政權,開始了對蜀漢19年的治理。

劉禪背負昏庸之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戰而降,茍且安生。263年,魏兵圍攻成都,劉禪開門投降。做這一決定劉禪經過深思熟慮,諸葛父子已戰死,城中無可用大將,如果硬抵抗,士兵的傷亡一定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唯有開門投降,保全性命,讓百姓安康。他沒有為一己私利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而是從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放下身段,保全自己和百姓。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和“扶不起的阿斗”這句話一樣出名,他完全把劉禪定定格為沒皮沒臉的窩囊廢,從此遭受后世的口誅筆伐。

樂不思蜀講的是劉禪投降后,司馬昭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的時候特意命人奏響蜀國音樂,觀察劉禪和這些舊臣們的反應。舊臣們聽后無不出現悲戚之憂,只有劉禪眉飛色舞,開心的不得了,活脫脫是一個缺心少肝,茍且偷生的皮囊。于是問“你還想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然就有了“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劉禪的話讓一個舊臣知道了,這人對劉禪流說:下次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蜀國,我沒有一天不想,然后把眼睛閉起來。果然不久司馬昭再次問劉禪:“你不想蜀國嗎?”劉禪把眼一閉說:“哎呀先人的墳墓分布都在那里,我沒有一天不想。”司馬昭說:“不對呀,這話我怎么聽,這不像你說的像你的部下誰誰說的。”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說:“對呀,就是他教我這么說的。”

乍一看,劉禪的確是一副沒臉沒皮的嘴臉,且無恥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可仔細一想,不這么回答又能怎么樣呢?司馬昭的陰險毒辣是出了名的,不光專權多事,還預謀篡帝位,就連當時的魏帝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若想殺劉禪,可謂是易如反掌,作為階下囚的劉禪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要想保存自己的性命,就必須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樂不思蜀,這是劉禪放了一個煙霧彈給司馬昭,留下了不足為患的印象,成功保住了性命。

縱觀歷史,皆以“成者為王敗者寇”主導文化,人們不愿意接受失敗的英雄,似乎只有干得轟轟烈烈,悲壯、視死如歸,才是真英雄,茍且偷生是何等的卑微、何等的低賤!所以劉禪這個失敗的明君,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可笑,可笑,哈哈哈哈。” 傳使放肆的揮一揮袖子,鄙夷的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那個亡國之...
    國風千尋閱讀 1,607評論 26 361
  • 劉嬋,字公嗣,小名阿斗,是劉備與甘夫人的兒子。章武三年(223),劉備去世,劉嬋登基為帝,人稱蜀漢后主。劉嬋在...
    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閱讀 2,157評論 6 3
  • 第一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漢末十常侍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亂. 張角兄弟起事.百姓擁護,官軍望風...
    JACKNPC閱讀 38,725評論 2 12
  • O - Magic Powder - 2 CodeForces - 670D2 The term of this ...
    Nioge閱讀 266評論 0 0
  • 把秘密綁在心底 不讓它私通任何人 總有一天你會忘記秘密 或者懷念秘密 而不是悲傷地懷念 那個聽秘密的人 ——《聽秘...
    段童閱讀 199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