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告別三分鐘熱度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我高中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每天都特別關注軍事新聞,如果哪一天不知道國際局勢發展到了什么程度,那么那一天的覺都會睡得不香。

癡迷于軍事新聞的我,日思夜想著遠方的態勢。所幸宿舍里有一個伙伴也非常喜歡,因此,頓時感到不孤獨了,每天茶余飯后的閑暇時間與他交談的大多是當天的局勢。

當我們的思想火花碰撞在一起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像是瞬間被喜出望外的滿足感填的滿滿的,每一條新聞的喜怒哀樂,都會成為我的喜怒哀樂。

可惜的是,當時并沒有現在這么方便,手機還沒有普及,所以每周五放學以后,就像是刑滿釋放的犯人一樣迅速奔向那個向往已久的地方——網吧。一到電腦前,就趕緊迫不及待地卸下書包放到一邊,面紅耳赤地快速呼吸著,仿佛像是在勇往直前地攀登珠峰。

周圍游戲中打槍的聲音不絕于耳,游戲中的喜怒哀樂也會成為他們的喜怒哀樂,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垂頭喪氣是常見的景象。我默默地打開瀏覽器,刷著軍事新聞,有時為國家的強大而熱血沸騰、狠狠點贊,有時為霸權國家的挑釁而咬牙切齒。

當時每周都是這樣的,刷完新聞然后回家。直到現在,這個習慣依然保持著,每天會自然地打開軍事新聞,全球局勢在大腦中排兵布陣。算下來也有七年之久了,這個習慣一直深深地植入在我的習慣列表里。

曾經有人問我:“國家大事與你沒關系,你怎么會一堅持就是幾年?關注這個有什么用處嗎?”

我回答道:“人各有所好,不要評判別人的愛好,那是流淌在一個人血液中的信仰。就像游戲影響打游戲的人的喜怒哀樂一樣,軍事新聞于我也是這樣的感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雖然說在當下看來并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是我通過關注軍事新聞,獲得了看待問題的全球觀和全局觀。這就是我這些年來能堅持下來的原因所在。”

“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優異的結果來自于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行動。”
? ? ? ? ? ? ? ? ? ? ? ? ? ? ? ————亞里士多德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的作者畢業于日本關西大學,現在是日本習慣培養顧問公司董事長,有多年培訓指導企業經營者和職場人士的經驗,其所開創的個人成長課程深受日本上班族的歡迎。

這本書系統介紹了培養習慣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相應的應對方法,以及如何堅持下去的訣竅。

首先,作者分析了習慣的養成和堅持以及為什么堅持不下去的原因。接著,他介紹了培養習慣的三個階段,分為反抗期、不穩定期和倦怠期。第三章介紹了十二個技巧讓你遠離失敗,以免中途停車而導致計劃中斷。最后,作者介紹了六個成功的案例,潛移默化地講解了如何在現實中應用前幾章講解的方法。


一.什么是習慣?

要想養成習慣,就得首先知道什么是習慣。在書的開始,作者就給出了答案:

如刷牙般輕松,這就是“習慣”。

如刷牙般輕松,這個解釋相當的通俗易懂而且形象化。我們可以仔細想一下刷牙這個動作,它不需要有人在后面追著讓你去做,也不需要讓你整天特別留意為它操心。你每天都會重復地做這個動作,而且當你做的時候也不會感到痛苦,絲毫沒有壓力。

正如書中所說:“不依賴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續的事情引導到如每天刷牙般輕松的狀態。”


二.“習慣”有什么驚人的力量?

正如上述所說,刷牙是一種習慣,在你刷牙的時候你不會特意地想第一步該怎么做、第二步該怎么做,而是可以同時在刷牙的時候想其他的事情。

這說明什么問題呢?這說明當你把一件事情形成自己的習慣以后,就可以在你的潛意識中做出來而不需要特意的去想步驟。正如書中所述:“無論如何,當身體學會某種行動不用思考或努力就可以輕松作出反應,這就是習慣。當習慣一旦形成,就可以通過較少的勞動獲得較大的成果。”

如果能夠把好的習慣堅持下去,就能得到很多的益處,進而就可以擁有充實的人生,這也因此說明了習慣的巨大力量,在這本書的開始,作者介紹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新井先生持續發行了七年的電子報,獲得了以下成果:

堅持的力量


三.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形成新習慣?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新習慣的建立有一個過程,那么培養一個新習慣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呢?答案是沒有固定答案。每一個習慣難易程度不一樣,自己對它的喜愛程度不一樣,自身的條件對于它的接納度不一樣等等導致了不同的習慣形成的時間不一樣。

書中很形象地將習慣形成的過程,類比為火箭的發射過程。“火箭升空的最初幾分鐘幾公里內所消耗的能量,遠多于后來幾天、幾十萬公里旅程中所消耗的能量。”這句話想必不難理解,在火箭初始的上升階段,需要很大的能量將它推上去,在穿過大氣層的時候,由于地心引力的緣故,就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而當火箭一旦離開大氣層進入到太空,就脫離了地心引力的影響,因此就需要很少的能量。

將這個道理引入到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就會讓人豁然開朗、立馬理解。在形成一個過程的初始階段,多少會對它有一些抗拒。畢竟它不屬于你的一部分,而是外來的事物,因此就需要有一部分時間去適應和接納它。

這一點,我在學吉他的時候深有體會。剛開始,由于這個外來新事物的抵抗,彈得時間長了會感覺手困指頭疼。在經過數天的反復練習之后,就會慢慢地適應了具體的操作動作,從此再彈的時候就會特別輕松,完全沉浸在自己彈奏出來的美妙旋律之中。


四.如何養成一個新習慣?

正如上面提到的,習慣的養成要經歷三個階段:反抗期,不穩定期,倦怠期。在每一個階段都會出現不同的征狀,我們需要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及時發現這些征狀,并且對癥下藥、加以處理,這樣才不會輕易地在培養習慣的路上半路夭折。

圖片發自簡書App

1.反抗期

在習慣養成的初始階段,是最容易產生不在乎的念頭的,而且也是最容易用借口來放棄的,比方說:“哎呀,我太忙了,一點時間都沒有,還是算了吧。”這三分鐘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最容易導致中途放棄。

那么,如何對抗和克服反抗期呢?作者給出了兩個對策:

(1)像嬰兒學步一樣開始:由于人們往往容易追求完美,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就會特別容易對培養習慣的過程產生阻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剛開始的時候,每天都積累一小步,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良性循環。當然了,在此過程中要拒絕借口,正如作者所說:“世界上沒有人忙到連五分鐘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2)簡單記錄:記錄看似簡單乏味,而且很多人一想到記錄就會感到特別麻煩而想要逃避。但是當你堅持下來的時候,它卻能發揮巨大的成效。因為當你記錄下的時候,你會從上面直觀地看到客觀的事實,從這些記錄當中加以分析,就能夠制定出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避免走很多彎路。

預防失敗的“習慣培養三原則”:

(1)鎖定一項習慣,不貪心,集中意志力挑戰一項以后再挑戰下一項。
(2)堅持有效的行動,行動規則越簡單越好。
(3)不要太在意結果,按自己的節奏穩步前行。


2.不穩定期

七十項習慣清單

不穩定期之所以不穩定,是因為經常會被私事或外在因素所影響,比如:加班、突發事件、天氣等等。這就導致了你已經安排好了的時間,因為有其他事情要做而中斷。

因此如果想要渡過不穩定期,就要建立能夠持續的機制,不被旁人或者其它的事情所影響。這就需要我們要用巧妙的辦法來維持動力,比方說:和朋友一起行動、設定獎勵的機制來犒勞自己等等。

作者把這些能夠持續行動的辦法叫做“持續開關”。每個人的持續開關不一樣,每個人有著自己的一系列手段。有的人把目標寫在紙上為自己打氣加油,有的人每做完一項任務,就會獎勵自己,反之如果沒有完成就要處罰自己。因此,持續開關分為兩種:“糖果型開關”“處罰型開關”

十二個持續開關


3.倦怠期

到了這一階段,也就是到了習慣養成的最后反抗階段,也就離習慣的養成不遠了。但是在這一階段,也會有一些問題出現。由于一個新的習慣已經持續了很久,所以,有的時候會對這種一成不變的動作產生厭煩情緒,可能失去剛開始對它的熱情。因此要對付這種一成不變,就要在這個時期做出一些新穎的變化,給自己創造希冀和持續力。

對策:

1.改變內容和環境,比方說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交替進行,也可以同時聽聽音樂。

2.用“一舉兩得”的角度思考,也就是說通過培養一個習慣得到另一個習慣,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附帶做另一件事,比方說一邊聽音樂一邊跑步。

3.計劃下一項習慣。在做這一項習慣的時候就要想好下一個階段要做什么,按照事情的優先等級進行排列,制定實施的方案,做好習慣的交接,避免時間空洞。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結束語

堅持,其實是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貴在堅持,成在堅持。不要給自己找借口,現在的你已經被大神甩了好幾條街了,如果再給自己找借口,你會被甩得更遠。只要你肯擠,時間總會有的。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對自己狠一點,讓自己見證每天的成長,收獲不一樣的人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