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許多人認為金融市場的交易是零和游戲,在一個人賣出另一個買入一個金融產品時,現金轉移只有從買方轉移到賣方這一個方向。從現金持有方面來看,在剛剛交易這個特定的時間點,這是一個零和博弈,因為賣方獲得的現金和賣方的損失是相同的,兩人所持有的現金總額在交易發生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然而,如果我們認為資產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普遍認為的,這兩個人的總資產價值也就可能隨時間而變化。由于兩人持有的資產的總價值在交易發生前后可能發生變化,因此這不再是零和博弈。然而,我們假設這個金融產品就是股票,這兩個人的任何行為其實都不會影響股票的實際價值,雖然他們可以在市場上進行不同的標價尋求交易以改變股票價格,因為他們是市場上唯二的交易者;股票的實際價值取決于公司的股息,在公司能夠給予更多的股息時,股價會增加,反之亦然。那么股息收益是多少?這取決于它可以從實體經濟中獲得的收入和利潤。然后回到兩個人現金持有這個問題,特別是買方的現金持有,由于公司向股東發放股息,這意味著在公司發放股息時, 買方得到了額外的現金收入,這時兩人的現金持有總額會增加。當然,有些公司并沒有發放股利,公司也還有其他的方法來向金融市場注入更多的現金。例如,公司可以使用現金購買了自己的股份,這也是直接從實體經濟體向金融市場提供現金的一種方式。此外,預期也是金融市場現金供應的另一個來源,投資者對目標公司有自己的期望,特別預期目標公司將向其股東多少現金。投資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改變他們的期望,當他們的期望變得更加樂觀時,他們就會為金融市場提供更多的現金,反之亦然。讓我們假設有一個金融市場,沒有公司發放股息或有其他類型的現金發放計劃,那么現金總額只取決于投資者的期望。當投資者的期望保持不變時,意味著沒有更多的現金將投入市場,那么交易就成為零和博弈,因為投資者持有的現金總額在交易發生的前后是相同的。然而,當投資者的期望變得更加樂觀時,更多的現金將被注入到金融市場,那么它不再是零和博弈,因為現金總額會增加;如果預期變得更加悲觀,更多的現金將從市場撤出,這也不是零和博弈,因為現金總量將會下降。當然,如果經濟中的現金總額是固定的,那么交易就更像是零和博弈,因為經濟中的現金總量任何情況下保持不變。但是,在固定現金數量的經濟體中,更有可能出現通貨緊縮,這意味著相同的幣面價值的實際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那么從真實價值方面來 看這也不是零和博弈。
? ? ? ? 總的來說,金融市場的回報取決于實體經濟所產生的價值,和人們對實體經濟的期望以及貼現率。如果一個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與其實體經濟發展趨勢有著很大的不同時(我們應該接受金融市場的增幅或者降幅會稍大于實體經濟因為期望回報的存在),那么在金融市場里一定存在問題。此外,交易決定應根據當前價格與整體貼現現金回報預期之間的比較做出選擇,而投資者實際上并沒有直接競爭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