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心臟也要健身嗎?心臟像幫浦一樣,能將氧氣跟養分藉由血液打到全身,因此肌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到身體健康。如果罹患了慢性心臟衰弱的話,幫浦功能減弱而讓血液循環變差,這時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或水腫等現象。最近還有研究發現,心臟衰弱者可能更容易得到癌癥。
日本國立循環器病研究中心本月公布了一份報告,在統計從2001到2013年共5200名的慢性心臟衰弱的該院入院者后發現,心臟功能不良的病患在罹癌風險上是一般人的4倍,而診斷出心臟衰弱后才發病的癌癥患者則為一般人的1.7倍。
研究中心的臨床研究部長北風政史認為,心臟衰弱時體內的癌癥荷爾蒙會增加,因此細胞就容易病變,也容易使心臟衰弱者罹癌。在檢測出有相關疾病時,病人就應該跟醫生一同注意早期癌癥發病的危險。
要改善或預防心臟衰竭,日本心臟衰弱協會則給了以下幾點建議:
1.鹽份減量:后天的瘀血型心臟衰竭通常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所造成,當體內鹽分過高時會使血液呈現濃稠狀并出現水腫,要疏通體內瘀血就可以從限鹽下手。一般人的鹽份攝取量約為10到15公克,因此將每日鹽份攝取量限制在8到10公克就能夠有效改善心臟問題。
2.飲酒減量:飲酒過量也是一項會造成心臟衰竭的危險因子,戒酒或減少飲用量也能防止病情加重。
3.多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跳,讓心臟肌肉也受到鍛煉。瑞典的烏普薩拉大學也曾建議民眾每周運動三到四次,健走等中強度的運動一次只要一小時,游泳跟跑步等高強度的運動更只要30分鐘,如此可以預防并改善40%心臟衰弱的發病率。
另外,身體活動后也改善憂郁跟不安等精神狀況,讓自己處在安定的狀態下,心臟也能有正常的運作,從而改善心臟衰竭的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