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次在家過年時,不出正月初十,家里人就開始摩拳擦掌規劃新一年要做的事情,要蓋多少房子,廠房、倉庫需要怎么整修、要做哪些生意。
每每這時,母親都會說“大長春天,就是要做點事情的?!?/p>
可是奇怪的是,這種緊張的氛圍我在別的地方根本就沒有感受到,而更多的是半死不活、懶洋洋的一種狀態。
2
看公司人的狀態。
與之說話,除了娛樂八卦,其余的都是能不想就不想,也很少談及工作上的事情。八個小時,看會兒手機,翻翻網頁,打印點東西,再做一點可有可無的小事,就這樣一上午就結束了。
下午,發一會兒呆,翻一會兒手機,吃一點兒水果,有孩子的人就可以去接孩子了,沒孩子就到操場上運動了。
坐在辦公室,突然聽見一位同事說,“哎呦,好無聊啊,我要去找XX部門的幾個老男人聊聊天?!?/p>
走之前,她做了個調查,“都誰不想工作?”
我快速地舉起了手。
似乎這種情況不只我們這里有。
3
去行政大廈辦業務。
好不容易打起精神逼著自己準備了厚厚一塔資料,去的時候,先是說忙,就把東西放在那兒了。
第二天打電話催促,說再等等。下午再次詢問,說大領導不在,出差了。之后就開始了每天打電話催促、掛電話再等等的生活。
直到半個月后,才得到了批復的消息。
事情很復雜嗎?不復雜,同樣的程序,年前當天上交,第二天就可以批復。
我推測大家的心里都是這樣的:急什么急,一年剛剛開始,時間多著呢,今天辦不完明天辦,明天沒時間可以后天辦,反正永遠做不完的工作。
4
春天不適合工作,但是非常適合活動手腳。
那天在賓館,打開電視機,播放的竟然是海南馬拉松比賽。而我竟然坐在床上看了兩個小時的馬拉松比賽。
排在最前面的是幾個埃塞俄比亞人,皮膚黝黑,但是身材健碩,都非常精瘦??赡芊逝值娜耸遣贿m合跑馬拉松的。但是就是因為他們不經常跑步,才會導致肥胖,也是肥胖讓他們越來越不鍛煉的。
惡性循環。
記者采訪一位67歲的老人,他每天一跑,已經堅持了很多天。跑步是真的對人有益的。67歲的老人,有的已經走路蹣跚,疾病纏身,可是他的動作非常輕盈,疾病是不敢招惹他的。
一位坐輪椅跑全馬的中年人,依靠雙臂搖動輪椅向前移動,他要付出比周邊人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完成。我被他的精神感動了。
5
與其說馬拉松是一場比賽,不如說它是一種全民運動方式的展示。
原來的我們處于解決溫飽的階段,現在我們解決了衣食之憂,并且總是因為過多攝入食物導致種種疾病,所以我們想要健康。
觀看那場馬拉松,讓我感覺到參加馬拉松是一種信仰,它不是隨便跑跑步那么簡單。
它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挑戰,它是一種可以證明自己“行”的運動,它是一種經歷流汗、體力消耗、達到身體極限,但是又無數次沖破自己極限的一種超越自己的方式。
也可以這樣說,參加馬拉松完全是受虐,但是又是自己完全自愿的,而且雖然過程艱辛,但是結果讓人發自內心喜悅的一種行為。
不管是mini馬拉松,還是半馬、全馬,只要能夠一次次地完成自己給自己設定的任務,那還有什么事情不能完成呢?
馬拉松不只是馬拉松。
它可以是任何一件事。
6
原來我也是以為“一年之計在于春”,現在我發現大家的努力都集中在冬天。
十一長假過后,直到元旦,期間再無節日,而且年關將至,突然開始思考年初時定下的目標好像都沒有完成呢。
號稱累成狗的自媒體人最近也是懶洋洋的狀態,文章有一搭沒一搭地寫著,雖然每天更新,但是作者名稱卻換成了別人。當然讀文的人也是更少,似乎看見那個小紅點也懶得點開了。
誰知道時間都花在哪了呢?反正就是一天一天過去了,這已經進入三月份了。更是要多拉拉窗簾,曬曬太陽,沒事出去摘摘草莓,到操場上跑幾圈,打打羽毛球,看看花,可能不知不覺地夏天也就來了。
7
這是今年的第25篇文章,這是今年的第64天,要繼續加油了。
前些天在亞馬遜上買了500多塊錢的書,第一次這么下血本??赐暌槐居嘘P時間管理的書,寫完一篇讀后感,但是總覺得意猶未盡。
書很薄,但是句句經典,讓我認識到很多問題,也決定開始改變自己,更加有效利用時間。
有的人說寫文章要對讀者有用,而我更多的是梳理自己,發現問題,研究問題,然后改變自己,使自己一步步朝向更好的方向邁進。
對人無用的文章可能別人不愿意看,而我總是想,關注我的人可能是與我有共同特點的人,也就是所謂的心靈相通的人,所以說我自己,是說的像我一樣的一類人。
我知道我喜歡的作家,我喜歡看的書,是因為我能在文字中讀到我自己,所以我喜歡。
春天易懶洋洋,但還是要慢慢向前。
說給我自己,說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