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教材核心理念就是立德樹人,教會學生學習。
今天給學生分析講解七年級第四單元測試卷,大家基本上完成了任務。我和學生共同分析,共同探討,方法的引導,技巧的點撥,卷面的整潔,思維的碰撞。
一篇作家余華的《家徽》,寫的是上世紀中國困難時期的事情,一個小偷去偷把米,養家糊口。但我們一家兄弟很多,且人高馬大,更是需要米。但祖父放走了賊人,不但給了他一小袋米,還給他一串銅錢,然他不要在做這事,做點生意。賊人富裕后,每天都偷偷的給我們加送一條大魚掛在門上,以示感恩之心。祖父在門上刻了一條魚,讓賊人的兒子不要在送了。賊人的感恩,祖父的寬容善良,學生都好理解。對那個年代的貧窮,離現在很遠不理解,我就補充一下歷史背景,并且教育學生珍惜糧食,熱愛生活,知恩圖報,做人還要善良,對別人要寬容。
講解的過程中 我發現一位男孩——徐健飛聽的特別認真,他是一位勤學的學生,上次月考數學考了年級唯一一個滿分。今天我發現他與眾不同的是不斷在修改做記錄,試卷用紅色的筆訂正的,密密麻麻。其他的學生要強調學會訂正,做記錄。為什么只有他做的細心,會學習會聽課,這是最聰明的學生。
培養學生的好的聽課習慣,學習習慣,是我的責任。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