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何以生長?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細想起來:當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會有人想到“善良”,心甘情愿守住“善良”,而選擇死亡嗎?

我想大多數人不會選擇死亡的,不然不會有那么多人為了給家人治病手術去搶銀行;不會有那么多為了討回維護全家生計的工資的農民工而去群毆工頭和開發商;不會有那么多為了不讓同學嘲笑自己是孤兒的孩子去打架了……

善良何以生存?

善良如花般絢爛

正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善良亦是如此。不過 ,我覺得種植善良也需要肥沃的土壤和溫暖的春雨。

試問:當遍地朱門酒肉臭時,幾人能想到路有凍死骨?當老人跌倒時,“扶不扶”是否會重現?

滿地都是邪惡的污濁的土壤時,善良絕不會應運而生 ,而會被排擠,被犧牲,泯然眾人矣。

多少人打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華麗幌子,而當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時,毫不猶豫地選擇那一己私利。俗話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魯迅曾對“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作過這樣精辟剖析:這乃是“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對于壓迫者來說,這句格言另有一番含義:“所以被壓制時,信奉著‘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勢,足以凌人的時候,他的行為就截然不同,變為‘各人不掃門前雪,卻管他家瓦上霜’了”。這種指其含義不足,反其意而用之,把典故用活的藝術,是很值得借鑒的。

前段時間看了電影《芳華》,其中的蕭穗子就是這樣偽善的一個人。嘲笑假胸罩、嘲笑何小萍、嘲笑林丁丁都有她的份,這些舉動讓我們又惡心又憤怒。她沒有像小芭蕾和郝淑文那樣直接欺負與排擠何小萍,可她的冷眼旁觀,也是變相的助紂為虐,本質的自保。也讓人反感,可笑又可氣。

《芳華》之蕭穗子

影片中的一句話撥動了很多人的心弦,后來我把它記錄在心間: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更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這句話是對何小萍性格最完美的注解。

馮小剛在采訪中說:《芳華》是“美好”的。但其實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更多是“美好”隕落的過程。

為什么觀眾入戲太深以至于扼腕嘆息,無法自拔?因為我們都有一顆呵護美好,永存善良的純潔的赤子之心。有誰喜歡美好隕落或遺失呢?

答案毫無疑問是沒有。

所以,朋友,播種善良吧!

善良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點點滴滴。善良不需要傾其所有,只需要你的綿薄之力。而這一點一滴 的善良之星,足以點亮整片夜空。

當有人迷路時,你可以熱心地為他指明方向;

當有人沒有路費回家時,你可以盡自己的力量幫他回家;

當有老人跌倒受傷時,你可以將他送醫院;

當有朋友受挫失落時,你可以細心安慰他;

你可以選擇在周末去養老院看望一下那里的老人;

你也可以去附近孤兒院陪伴孩子玩耍;

……

無論以怎樣的方式播種善良,你都會有所收獲,你相信嗎?總之,我相信。

前段時間我和同學去了附近的養老院,雖然天氣略微有些深沉,但是每個老人迎接我們時都是笑容滿面,容光煥發的,這讓我們覺得陽光明媚,晴空萬里。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眾多的老人,年紀小的有50多歲,年紀大的有80多歲。我們把屋里年紀大走不動路的老人們攙扶到寬闊的院子里,扶他們坐在搬好的長椅上。我們給老人們分發水果和日用品,為他們剪指甲、唱戲唱歌、打長拳……

雄姿英發的女孩

老人們都開心得合不攏嘴了,躍躍欲試呢。有些老人還和我們一起唱戲,給我們扭秧歌跳舞呢。我們坐在老人旁邊,傾聽著她們的青春和故事,樂亦無窮。一個一個阿姨,像初春的少女,活潑可愛,魅力四射。人們都說老小孩,這話是不錯的。

載歌載舞的少女

朋友和我

當我們看到每個老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我們內心也收獲了很多。這些年邁的老人們都有一顆不服輸的,年輕的,樂觀的心,這讓我們這些年輕人真有些自慚形穢了,這確實讓我們獲益匪淺。我們回想起自己的青春之愁,瞬間被秒殺了。

不曾到達的地方,就是遠方。遠方藏著我們的向往,等待我們去涉足。生活是一個大課堂,讓我們學會成長,學會思,學會悟,學會勇敢,學會樂觀,學會播種,方可收獲。

阿姨們竊竊私語著:“年輕真好!”

是啊,年輕真好!詩酒趁年華,成長趁年華,播種善良趁年華!我們所珍惜的,就是我們所擁有的。我們今天所播種的,就是明天將收獲的。所以,播種愛與善良吧!

請記得:愛與善良不會因世間的風風雨雨,浮浮沉沉的沖刷而變鈍,而會因時間這塊磨刀石經年累月的打磨,而會變得明滅可見,光滑明亮。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