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中秋話語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今年的節日國慶節和中秋節兩節同慶,更是喜上加喜。我忽然想起一幅美好的對聯:上聯,祝福祖國繁榮昌盛;下聯,祝愿全家幸福美滿!橫批,同喜同慶!或者也可以用作喝酒賀詞,道出我們心中美好的祝愿。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除了春節外的第二個全家團圓的節日,所以過節回家顯得尤為重要。中秋節適逢國慶節,給親人們出行回家提供了充裕的時間。這不,想急急回家的我提前準備了。祖先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浩瀚無比。一首《明月千里寄相思》就能立即讓你的心飛回到家里。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月是故鄉明,情是故鄉濃;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讀者這些優美的詩句,更增加了思鄉的心緒。

? ? ? ? 在家族里,我是在外邊工作的,自從結婚以來,我就告訴自己,只要父母在,無論是什么節日我都回家和父母兄弟一起過節。今年也不例外,這不,八月十五上午我就計劃買過節禮品。父親不喝酒,喜歡抽煙和喝茶,就給父親買上香煙和茶葉;自家弟弟喝酒又抽煙,就給弟弟買上香煙和白酒,給侄子買上牛奶;大娘家弟弟買上酒和牛奶,給大娘買上雞蛋等等。岳母喜歡喝葡萄酒,就買上張裕干紅葡萄酒,給岳父買上白酒。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打心眼里高興,值此佳節孝敬雙方老人,何樂而不為呢?上午按照計劃置辦齊備,開車回家了。

? ? ? ? 今年,上大學的女兒也回來了。自從上大學以來,沒有趕上中秋節,老人們都是問這問那,好生惦記,總是覺得過節不完美。閨女在西安上大學,路途遙遠,飛機票又貴,今年計劃不回來了。我就勸孩子,無論票價多少,最好回家,國慶節和中秋節重合在一起時間不多。再者可以利用假期加強對孩子的親情教育,孩子大了,有可能體會不到這種親情的存在。孩子慢慢長大了,以后回來的機會不多,只要過節能回來就要回來,這是親情的體現,多花點路費也合算。

? ? ? ? 在車上和老婆孩子談論著往年過節的美好情景,不知不覺到家了。早知道我們要回家,親人都出來迎接。下車后,打開后備箱,招呼一聲,各取所需吧。父親和弟弟分別拿著我們給他們買的禮品,臉上笑容滿面。家里人高興,是因為我們全家都回來了,喜歡那種團團圓圓的氛圍。父親和弟弟說不用買這么多,花許多錢,媳婦說過節嗎,高興!大侄子蹦蹦跳跳地圍著我們轉圈,和他姐姐更是親熱,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這就是一種隱形的親情。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上午簡單吃過午飯,就開始準備晚上豐盛的晚餐了。回家之前,我事先買好了菜和肉,全家齊動手,忙活起來。媳婦和弟媳婦準備包水餃的肉和餡子,和面。晚上計劃炒八個菜,母親洗菜,我就開始切菜,大家公認我切菜水平比我母親高,所以我就親自動刀。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炒菜。以前都是媳婦和弟媳婦炒菜,我突發奇想,何不我親自下廚呢!今天過節調節一下氣氛嗎!接著我又把弟弟拉過來(弟弟可是很少到鍋臺前的)給我燒火,我們兄弟倆露一手讓母親和媳婦、弟媳婦小憩一會兒,豈不更增加節日氣氛!弟弟也很樂意,給我燒火,我親自掌鍋,共吵了五個熱菜。別看炒這五個菜,手忙腳亂自不必說,單是煙熏火燎就夠我們兩個喝一壺的,嗆人啊!借此機會,我就對弟弟說,我們每天吃著現成的飯菜,炒菜是多么辛苦!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吃菜不忘炒菜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在一片贊嘆聲和驚呼聲中,我們兄弟兩個把菜端到了餐桌上了。聽到贊嘆和表揚聲,我們兩個也很自豪。晚飯被一片融洽的氛圍包圍,全家人邊吃邊說,說不完的高興事,道不完的幸福感。不用什么客套話,不用什么儀式,就是一大家人在一起就很好。飯后,全家人齊動手收拾好飯桌,媳婦、弟媳婦和老母親一起繼續聊不完的話題,我和弟弟父親一起泡上一壺茶,邊喝水邊閑談莫論。每次回家父親都是親自泡茶,并且都是親自給我倒茶,其實我覺得很不意思,但是父親就是這樣,怎么勸照舊。我想,父親除了高興,還有就是幸福,常盼我回家。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作為父母,就是希望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常回家看看,不圖你的錢,不圖你的禮品,就圖自己的子女;就是希望子子孫孫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和和美美。作為兒女要時刻把老人的心思掛在心上,常回家看看,不留下遺憾。我的孝敬理念是孝敬要趁早,在老人身體好時就開始,根據老人的需求及時滿足,不要等到老人身體不好了,想孝敬沒有時間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