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奇葩說》,里面印象最深的兩句話是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說:“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我一直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義,就像是所有的事情都會被時間沖淡,我們不會一直對一件事情耿耿于懷,我總以為所有的傷害都會被磨平。
但經歷的越多,我也越來越明白,原諒和算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我不知道怎么樣來表達這種感覺,但最近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懂了這句話。
憤怒是在一瞬間涌向大腦的,傷害也不會永遠的刻骨銘心,所有的情緒都會歸于平淡,但是那僅僅就是算了。
即將本科畢業的我,申請到了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生,我一直在默默地準備,遞交申請,直到接到了offer,我才將這個消息告訴別人。
我明白總會有人質疑,也總是會有不好的聲音。
人與人之間無緣無故的恨,大多都是因為嫉妒,我也努力說服自己接受所有不懷好意的祝福,和所有假惺惺的關心,結果卻還是被傷害的一塌糊涂。
我一直都不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我常常想做好自己,跟隨內心就好,但還是不能接受別人在我父母的面前詆毀我。
我突然明白,當一個你很信任的人給你當頭一棒的時候,你才會真的頭暈目眩。
當一個人在我父母面前指點我的未來,詆毀我的一切,貶低我的學歷,否認我所有的努力的時候,我的內心真的受到了劇烈的傷害。
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去為自己證明,怎么樣去為自己辯解。
我的父母也和我一樣的憤怒,一樣的委屈,誰都不愿意容忍別人詆毀自己的孩子。
那晚我和母親說,他都這樣子,你為什么還可以原諒他?母親長嘆一口氣,說,不是原諒,是算了。
那個深夜我久久未眠,翻來覆去的在想,的確是這樣,任何事情都會被沖淡,任何情緒都會歸于平淡,但沒必要一直記在心里,并不是不在意,而是算了。
我第一次受到這么大的傷害,但第二天醒來我還是要照常的生活,這不是因為我不在乎這件事情,而是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了。
常常聽人說道,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但其實很多時候都像是蔡康永的詮釋那樣——那不是原諒是算了。
傷害已經就是傷害 ,沒有釋懷,可能也不能釋懷,也沒必要,只能隨著時間說,算了。
時間不能治愈一切。很多你以為你已經原諒的事情,其實不是原諒,它只是“算了”。
做人有時候挺反復無常的,你豁達的時候誠覺一切皆可原諒,你憤懣的時候又深覺恨不得提上青龍偃月刀與仇家決一死戰。
時間真的會讓你原諒曾經傷害過你的人嗎?可能會吧,可是那不是原諒,那叫算了。
因為任何的恨意都不會綿綿無絕期的,歲月只會留下那些美好,至于傷害你的人,也許短時間內無法釋懷,可時光冗長,并不難忘。
如果原諒這件事情那么快讓人忘記傷害的話,我們曾經的傷痕就像一個個平常的日子,可是平常的日子里沒有記憶,而傷害,每每回憶起來就是不斷的加深一次傷害,那種恐懼是一次又一次不斷沖破心里的痛。
那為什么我們要選擇原諒呢?
因為我們都希望生活平靜,我們也希望這件事算了,所以我們真的想忘了,忘的粉碎,于是就算了。
5記得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二季里那個難搞的醫生說過,原諒是一種觀念模式,你大腦的突觸告訴你,換個角度思考已經發生的事情。
那是模糊的,不是真的。
人們從來都不會原諒,他們說原諒,但其實沒有。
但你真真切切的經歷過傷害之后,你就會理解蔡康永說的大概就是成年人沒有原諒,就是算了而已。
任何的傷害都會是前進的動力,任何的質疑都會是想證明自己的信心。
沒有人會阻擋你前進的腳步,也沒有任何的傷害沒打敗你,很多事情雖然不適合提及,但也不應該遺忘,這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應該被原諒,但是可以算了。
因為,我們期待的每一天,都應該是美好的。
-END-
作者:劉托托。一個平凡簡單的女孩,沒有引人注意的相貌,也沒有輝煌偉大的事跡,一直熱愛生活,期待未來。希望將我的故事分享給你們,能帶給你們一些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