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朋友去培訓機構念英文,一般都會被要求起一個英文名字,也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有個英文名很有趣。和我們中文姓名一樣,英文名字經常富于文化含義,比如名字可以反映這個人的族裔血統,Schwartz和Stein通常為德裔,Dominic和Antonio是意大利裔,Soloman一般傳承自猶太裔。
如果娃的英文名是用于和英語人士交流,那家長最好先自覺上網做功課,可別一不小心因為對英語文化缺乏了解而坑了娃,讓孩子的英文名成了笑柄。
第一坑,是用水果、食品、動物、自然環境起名。比如Apple,其實在老外眼里,這些都不算是正兒八經的英文名字,頂多像個昵稱,我見過一個女孩就叫自己Pizza,好玩倒是好玩,不過顯然不是個好名字。而像Cherry, Candy,Sugar等在英語文化里則含有桃色聯想。
第二坑,用自己覺得可愛的拼寫當名字,比如Kiki,我們用中文念起來很可愛,可是在英文里它卻接近kinky(變態),想不到吧;再比如Bobo,美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小丑演員綽號就是Bobo,以至于Bobo基本就成為了小丑的代名詞。
第三坑,形容詞起名字,比如Easy,自己聽起來覺得簡單明了,可是在英語文化里,Easy是不祥之女的名字;再比如Simple,拿來做名字可能會讓老外對這個名字的人有不夠聰明的感覺。
如果有自己特別特別喜歡的形容詞、可愛詞或是啥物件想用在孩子身上,最好做足功課查清楚確實沒有英文歧義,或者是請英語國家人士鑒別清楚。
第四坑,用名人、名牌乃至神仙當名字,這樣會讓老外覺得你的名字太夸張。我見過一位女士給自己的英文名就叫Athena,對,就是女神雅典娜,可以試著腦補一位老外跟你說“我叫嫦娥”的感覺。港澳臺乃至亞洲范圍內演藝圈人士的英文名字絕對不是上乘的參考,其中的一些在老外看來也屬離奇蹩腳之列。
第五坑,用英文字母自創名字,這樣的名字只能讓老外不知所以然,張口結舌不知道怎么讀,也不知道怎么理解。
我的建議是,英文名字留待將來讓孩子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比如出國留學或是對外交流,讓娃自己選一個最喜歡的,就像現在的家長如果自己有英文名大約都是自己起的。
如果現在就需要給孩子起一個很正式的英文名,那么兩個辦法:一是家里有英文字典的,可以翻看字典的附錄部分,一般會有英文姓氏表,在里面按圖索驥找一個喜歡的;二是直接上英文網站搜索,我這里給出兩個比較權威的網址,那里是現成的100個英美國家最受歡迎的男女名字。
下面網址是美國社保官方給出的1916年至2015年這100年間美國最受歡迎的男女名字(前100名)。
https://www.ssa.gov/oact/babynames/decades/century.html
下面網址是英國《獨立報》刊發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每年公布的最受歡迎的男女嬰兒名(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