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槿天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不小心脫口讀出了這句詩句,我就感覺到了一股殺氣襲來,
“你干嘛那,發什么神經,好好看你的書....”
就這樣那我被鄙視了一番,我知道此刻的我是不應該說出這樣的字眼,追其原因,我正在看一本山居筆記,作者在文章中談及自己對這句詩的了解,尤其是對這樣生活的向往。
自我少年時,內心就開始了對田園的向往,陶淵明先生的詩一直是我的最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我無數次看著他的詩句憧憬著自己內心向往的山居生活。雖然曾經也走過很多國內的名川大山,但終南山給我的感覺除了大山特有的幽靜,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好像它就在這里等我一般,等著我來與它相遇。
我曾經也對這樣的生活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也像陶淵明那樣“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但這樣的生活只在我的夢里出現過無數次。
有的人只在心里想,然而已經有人付出了行動,把生活過成了詩。
我毅然決定完全依照自己真實內心所想去生活。金錢確實是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我還可以每隔兩三個月就像以前的行走拍攝那樣去全國各地拍攝,山里生活開銷很少,我再控制一下自己的購物欲,這樣下來滿足日常開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對自己心動的事物坐視不管,那才是人生的大遺憾, 即便讓你想要放下它的擔憂有一百個,讓你前行的理由只有一個就夠:人生短短幾十年,如果我不馬上行動去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以后可能就都沒機會了。
我必須忠于自己內心的活著,我的生命只能以我想要的方式度過,否則我的生命就毫無意義!
祥子,一個高中畢業因為喜歡攝影,放棄了父母給自己安排的會計專業,做過攝影師助理,之后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了安定的工作,自己做攝影,跑過了大半個中國和十幾個國家,最后因為一次好友相約去爬山,最后愛上了那個兩千多年文人雅士都羨慕追求的終南山,一個土屋,自己耕種,自己挑水,她在終南山尋求到了那份自由,她的生活就是一首詩。
或許有些人會說祥子是為了吸引人的目光,只是做樣子罷了,那些嘲諷過祥子的人,曾經也有過不少也效仿去隱居,然而結果很明顯,他們都沒有堅持下去,他們總是說條件太差,一切都需要自己動手做,太不方便了。
祥子,一個人與茅舍相伴,結識了村中的人們,狗兒,還有那不知道來處的貓兒,曾經的房子也被人偷盜過,她有太多的美好和不堪的經歷,但是她很享受這種生活,她喜歡這里。
那個曾經感動我無數次的夢境,終于照進了現實了。
她有過太多的生活經歷,她不奢求太多的美好生活,只是向往那段心里追求的夢。
有些人,活了一生,卻好像從未活過;而有些人,獲得每一天都好像長得足夠別人的一生。
把日子過成詩,很多人想過這件事,我也是其中的一位,但我沒有選擇像祥子選擇生活在山里這樣的環境,相反我在這喧鬧的世界里,來實現自己的生活方式。
好像它就在這里等我一般,扥扶著我來與它相遇。
生活在大多數人選擇的地方,我沒有像祥子那樣初見終南山的驚喜,也沒有那樣的興奮,但我和祥子選擇隱居終南山那樣的選擇了相反的塵世。
獨處,是靜心字形的過程,是與自己的靈魂坦誠相見的通道。
正如祥子,選擇終南山和選擇鬧市的結果一樣,只不過少了一顆獨處的心,我們應該學會在任何地方選擇優雅和有趣的生活,即使身邊一片狼藉,我的世界一片光芒。
終南山不只有種豆南山下,也有瑣事一籮筐;鬧市除了人頭攢動,也有寧靜以致遠。
生活不止有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太多的人羨慕那些將生活活得詩意,總是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太過于乏味,只有油鹽醬醋茶和一系列日常瑣事,沒有機會來時間自己的理想,去追逐自己的美好生活。
當我們羨慕別人生活的美好的時候,是否思考過自己的一切?把日子過成詩,沒有一定隱居終南山,更甚至于各部分沒得地方,不如好好的想想如何把眼前的生活過好。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踏實。多陪一陪家人,多讀幾本書,學一學烹飪,畫幾幅畫......
生活里缺的永遠不是終南山,過成詩只少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