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禪意

發自簡書APP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這是張志和《漁父歌》中的一首。忽然看見,驀然歡喜。縱棹,乘流,不曾憂。多好的心境。聯想我等俗人,世事紛擾,雖說追求內心的寧靜,但要真能達到“不曾憂”的境界的,又有幾人?

陽光細細碎碎的照在眼前的林子,偶然,從葉子縫隙漏下的幾點光,被清晨的微風一吹,穌酥然,蕩開去了。

眼前是一張又一張紅木小方桌,四邊各有一把圈椅。這是一個提供早面,早茶的地方。我選了一把椅子坐下,隨意點了一杯茶,靜靜地欣賞這眼前的一切。

其時,山上人已經不少。沿著那邊樹林,幾乎全都坐滿。看得出,他們大約多是熟人,三三兩兩,各據一方,彼此交談著。再看他們的裝束,有的著運動裝,山上跑步剛下來的吧;有的穿著飄逸的長裙,坐著就是一幅畫;還有的,著白汗衫,懶散地倚著椅子,喝著茶,談著天。整個林子里,居然隱了百多號人,但奇怪的是,我的耳朵里聽不見慣常的喧鬧,偶有幾聲鳥鳴,啁啾里,我甚而有種飛升的感覺。大約,薄薄的霧氣還沒有散開,阻隔了一切雜音嗎?

桌子間,有小姑娘肩上斜挎著一個竹籃,里面是長生果,瓜子,話梅等,她走近我,指指竹籃,我微笑婉拒,她又輕輕巧巧的走到別的桌子上去了。

忽然想起蒲松齡的《山市》,人影幢幢,靜謐無聲。是不是有同樣的況味?但我知道,我所在的,只是人間。是山,是樹林,是鳥鳴,是薄霧,是清流,它們在特定的時間節點上,共同施展偷天的神功,給我等俗人創造了一片俗世中的地界而已。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住家何須定當在釣臺?俗世中,只需要把自己的心放在這一樹,一葉,一聲鳥鳴里,不是照樣可以獲得內心的寧靜?哪怕,僅僅只是暫時,又有何妨?

茶館外,有一曲山徑,可以登上不高的山頂。但我絲毫沒有動念,我已經領略到了這番心境,何必還非要登高去尋求呢?

七點多,霧淺了,椅空了,人散了。我也徐步走出這片林子,跨過小橋,邁過竹林,光線轟然而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08月10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需求: 固定高度的區域, 里面左右分頁顯示多個圖標, 每頁從左往右排列, 排滿后從上往下排, 這一頁排滿后排下一頁...
    sun5kong閱讀 7,738評論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