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我搭配風格走偏了,昨天上身穿件黑色五分袖,下身,短牛仔褲。
他說,我長的比較壯不適合上身這種寬松風格。
正好,上周去阿明家之前住的地方吃飯,他爸吃飯時也談了穿衣的問題。
他說,一個人的穿衣風格會影響他的思維,創造力,和氣質?做父母的不要干涉孩子的穿衣打扮,要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穿衣的風格。一般愛跟父母逛街的,穿衣品位多少都有點貼近父母,因為父母會給你建議。
明叔穿衣就很潮,50多歲的杰出企業家,經常穿破洞牛仔褲,條紋鏤空上衣之類的。
真的越活越年輕。
明叔還說到了一個觀點,大概意思就是父母的眼界是孩子的天花板。所以做父母的要學會引導孩子,和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如果全按照你的意愿,那最多也就是你,不可能超越父母。
很久沒來過阿明這邊這個家了,來了,還是熟悉的感覺。
吃飯的時候,沒空調沒風,吃的我和大頭汗流浹背的。
不過有一點印象很深,就是現在阿明家吃飯每道菜前都有公勺和公筷。
你要吃什么先用公筷夾到自己碗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吃。
每個人都是有能量場的,阿明在他父親的影響下,氣場也很強,他是我們這群人里的老大。
但是,當老大是會被挑戰的,這個挑戰會來源于兩點。
第一,外人對你的挑戰,例如同行。有次王思聰來成都,他們那圈子的朋友約了阿明,阿明想了想,沒去。
第二,小弟內心對你的挑戰。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問我如何評價阿明,我肯定不屑一顧,我能說出他一大堆的缺點。
可是我見了他呢,我急忙跑過去:明哥兒,這邊請,來,包我幫你拿著。
這與被挑戰又有什么關系?
你會遭遇到更強烈的挑戰,就是自己挑戰自己,有人跟你告密了,說XX說你了,說了你很多隱私,還諷刺你了……
若是你不知道,這完全屬于正常行為,例如我們也諷刺別人,包括我們的領導,我們的朋友,不都是我們拿來嘲笑的對象嗎?
越優秀我們越嘲諷。
這是人性正常現象。
但是,倘若知道了,那又會覺得特別的憋屈,你看平時對他多好,他竟然這么說我,我們是好兄弟,可是他開玩笑當女生面都喊我三胖,你安的什么心?
這就是一個人修行的過程。
但是,這個過程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什么時候才能修煉成功呢?就是你突然間想明白了兩件事。一是你也這么嘲笑比自己強的人,甚至是自己的領導。二是他當著你面時很忠誠。
他說了自己壞話,那要不要包容他?
現在我覺得,到了一定層面,思考東西處理事情,很多都是需要去修行的,每個準備做老大的人,都要做好準備,這才是最痛苦的,你會覺得全世界的人咋都是口是心非?
這一點我覺得阿明在明叔的引導下,修行的還不錯,哈。
我第一次重新認識阿明,是他說他是自己考上我們當地的重點高中,這一點我沒想到。
丫的,我上網的時候他上網,我上通宵的時候他上通宵,我睡覺的時候他去補課。后來,慢慢又接觸了越來越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
說實話,咱與他們的差距太大了,包括智商,人品,眼界,氣質等等,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從這個角度講,父母改變了家庭的命運,就是最有效的教育?
李天一這些人?
在我們那城鄉結合部,李天一更是比比皆是。”
我現在很信基因論,我覺得有一定科學道理,又有點玄學的智慧在里面。
”
上次和朋友聊到了中國的一些大佬,其實很多家庭都是很牛的。
例如,潘石屹的爺爺是國民黨軍官,是可以跟蔣介石直接對話的。柴靜的爺爺是大地主,他們家住的房子是康熙年間的大宅院,類似王家大院。王石的父親是鐵路局局長。
那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還又機會逆襲嗎?
不努力是肯定沒可能的,但是努力呢,也不一定可能,哈。
很多人覺得富二代肯定會被慣壞?
其實到了一定年齡,他們是越來越好了,無論性格還是脾氣,無論是人性還是責任感,都在變化。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就拿我熟悉的健身來說,你說,天賦重要,還是努力重要?
若是從結果呈現而言,這兩者都是必要條件。若是說兩者的優先級,天賦帶來的優勢是努力所不能逾越的。
每周都要和母親通電話,上次偶然聊到價值觀上的事情上去了。
我說,價值觀這方面就沒必要灌輸我了,我已經有自己的方式來形成對這個世界,人生的觀點。
這個世界上,沒有“共鳴”這個概念,因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無論別人怎么說,我還是堅持這個觀點: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點。
就如同地產大亨馮侖對女兒說的那句話:你的起點是別人的終點。
馮叔出了個自己的公號,我也有關注,最近他準備發射一顆自己的衛星上天了。
追求理想,順道賺錢,就出自于他。
話說回來,我們再怎么努力,能比馮侖的女兒還有錢?
不可能!
看《三國演義》有個感觸,推動社會變革的那群人,多是官二代、富二代!
你可以把整個三國里的人物羅列出來,你看看有草根嗎?
劉備?
劉備可不是什么草根,人家還是貴族呢!
在這個世界上,20%的人推動著社會進步,80%的人麻木地活著,就是魯迅筆下那群麻木的“圍觀的人”。
小學課本告訴我們魯迅好像是窮人家的孩子/
也不是,高曉松上期剛好講了魯迅他們家,魯迅小時條件差些,但后來他們家還是很好的。魯迅還是留學生呢,魯迅的爺爺是大官。
咱瞧不起官二代、富二代,我們痛恨他們,說他們浪費著社會資源,紙醉金迷?卻沒想過另外一面:我們不是拼命的想成為有錢人嗎?
還記得那段話嗎?
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為什么我著急?
因為我想成為,富二代他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