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家的關系再也找不回上小學時的感覺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回憶小時候放學回到家的感覺。那是一種朦朧的幸福感,輕松愉悅的感覺。到現在我還記憶深刻,一放學和三五小伙伴說笑著回到家,路上還會買一些小吃。互相品嘗對方的美味,雖然是很廉價的小食品。
一回到家第一件事還是找吃的,在我的記憶里我會吃一個又酥又甜的大梨,不顧吃相的狼吞虎咽。蜂蜜似的汁液,梨香充斥著整個口腔。
接下來就是寫作業,過不了多久,就會聽到媽媽的叫喊聲,“先吃飯吧,吃完再寫,一會飯該涼了”。這樣的叫喊聲,我聽了十幾年,當時沒有什么感覺,直到在家的時間越來越短,才感到彌足珍貴。
是我變了嗎?為什么回到家不像以前一樣夸夸其談了?
上了大學以后,我感覺自己回到家不想說那么多的話了,不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的亂說了。以前會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聊一聊學校的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會說。而現在我只會挑愉快的事情講給父母聽,就是所謂的報喜不報憂。可能這就是長大帶來的后果吧!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樣,小小少年,很少煩惱,小小少年,不想長大。
只有自己真的長大后,才會明白歌詞的含義,才會明白,那個小小少年為什么不想長大,長大之后怎么了!
我與家的關系有種說不出的意味,你能明白嗎?
現在每逢周六日還是有想回家的沖動,但當真的到家之后發現又有些小小的失望。或者說是無感。可能這么說,會讓我自己感到難過,但確實如此。
家對于我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現實,意味著腳踏實地。
不知道你心目中的家是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