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本來要寫陽春四月,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到迎春花。或許感覺溫度突降,需要點暖和的氣息,或許我單薄的身體受不了冬天的風(fēng).........假如有人問冬天還沒來呢,你怎么就向往春天呢!我想說冬天來了,春天還遠(yuǎn)嗎?
沿著學(xué)校東側(cè),要出校門的地方,你會看到迎春花。迎春花長在半米高的墻上,由于太過密集,不得不向外面擴張,這樣倒把原來的墻給擋住了,直直就是一大簇。瘦瘦長長的樹枝,像柳枝一樣,密密麻麻的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個立體的堡壘。迎春花就鑲嵌在里面,倒也不深。迎春花先開花,后長葉。我記得第一次見到它是開學(xué)的時候,天氣還比較寒冷。正好出去有點事,遠(yuǎn)遠(yuǎn)看去有些黃色的點點,這時還是花骨苞兒,在這蕭條的冬季增添了一點溫暖,我似乎高興起來了。記得紅樓十二釵中,有賈府二小姐名喚“迎春”,此女落落寡合,不喜與眾釵黛為伍,頗類迎春花凌寒獨開之稟性。
過了一段時間,天氣轉(zhuǎn)暖,苞兒慢慢張開,變成六瓣黃色小花。再后來,花瓣下面長出了葉子,葉子脆嫩脆嫩的,倒有點像茶葉中的毛尖。葉子慢慢變多,這時候迎春花最好看,黃中帶綠。后來到四月份,葉子越來越多。花瓣隨風(fēng)飄落一地,漸漸的綠占據(jù)上風(fēng)。綠中點綴黃,別有一番風(fēng)情。
以后,我經(jīng)常注意它。我當(dāng)時并知不道它的名字,后來和一位朋友同行時才知。也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迎春花學(xué)名(Jasminum nudiflorum),別名迎春、黃素馨、金腰帶,落葉灌木叢生。株高30-100厘米。小枝細(xì)長直立或拱形下垂,呈紛披狀。3小葉復(fù)葉交互對生,葉卵形至矩圓形。花單生在去年生的枝條上,先于葉開放,有清香,金黃色,外染紅暈,花期2-4月。因其在百花之中開花最早,花后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tǒng)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zhì)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fēng)土,適應(yīng)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迎春花栽培歷史1000余年,唐代白居易詩《代迎春花召劉郎中》以及宋代韓琦《中書東廳迎春》和明代周文華撰《汝南圃史》均有記載,迎春花現(xiàn)在為河南省鶴壁市的市花。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憑君語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2、宋·劉敞《迎春花》
秾李繁桃刮眼明,東風(fēng)先入九重城。
黃花翠蔓無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3、宋·韓琦《迎春花》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我喜歡迎春花,它雖然花小株矮,卻更大眾化,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據(jù)說迎春花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名氣雖然比較大,但卻花小株矮,往往并不引人矚目。
我們都像迎春花,卻個個為這“蕭條的冬季”增添了一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