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首唐朝最著名的桃花詩,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 ? 這首詩背后,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當時出生于高門大族博陵崔氏的英俊小生崔護,進京趕考,結果名落孫山。崔護號稱青年才俊,面對這樣的結局難以接受。未曾衣錦,豈敢還鄉。崔護在長安城租了個房子,住了下來,準備明年再考。
? ? ? 可是一個人居住異鄉難免寂寞,正好外面春光如醉,崔護就到都城南門之外,排遣鄉愁。他走著走著,不覺得口渴了,想找個人家討水。這時候,就看見一所莊園,園內花木蔥蘢,但是非常安靜,好像沒有人一樣。崔護就走過去敲門。過了一會兒,有一個年輕姑娘隔著門問他做什么。崔護趕緊把自己春游口渴的事說了一遍。姑娘就打開門給他倒了一杯水,自己就站在桃樹之下望著他。嬌艷嫵媚,堪比桃花。
? ? ? 崔護見了,怦然心動,趕緊就找話搭訕。但是姑娘只是默默地注視他,并不回答。崔護就慢慢地喝水,喝了一會兒,水沒了,無奈之下起身告辭。姑娘送他到門口。崔護不住地后盼,最后戀戀不舍地回去。然后,生活又回到了常態。崔護天天努力讀書,逐漸已經忘掉了這件事。
? ? ?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桃花又開了。崔護忽然就想起了這個姑娘,特別想再去見一見她。于是直奔城南,再去尋訪佳人。很快又到了那戶莊園了,依然是花木蔥蘢,春光如醉。但是這一次大門卻上了鎖,佳人也是不知所蹤。那崔護久等無人,轉身離去時,見滿樹的桃花開得正盛。他有感而發,提起筆來,在左邊的門扇上題了一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題都城南莊》。
? ? 背景了解了,我們先看第一句,“去年今日此門中”就是去年的今天,路過這扇大門,里面是一個美麗的女子。
? ? ? 第二句就發力了,“人面桃花相映紅”。這句話寫得真是美。中國自古就拿桃花比美人,比方說我們都熟悉的《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那就是拿盛開的桃花來比新嫁娘。另外春秋時期著名的美女息夫人,又稱桃花夫人,那也是講息夫人美如桃花。
? ? ? 人面就是一張少女的臉,她青春逼人,英氣勃勃。那桃花呢,就是一種普通的花,它是生氣勃勃的。人生的春天跟自然的春天相互碰撞,交相輝映,這才是“人面桃花相映紅”啊。那一個“紅”字,春天的美好,青春的美好都表達出來了。而這種美好,是每個人都擁有過的美好,也是每個人都一定能夠體會到的美好。這才是最令人感動的。事實上,你看當時讓詩人怦然心動的,不也正是這種美好么。
? ? ? 那接下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你看本來人面和桃花是合在一起的,就是人生的節拍和自然的節拍,一起律動,這是天人合一。但是現在,桃花和人面分離了,“桃花依舊笑春風”,是自然界春光不改,可是那個和桃花一樣鮮艷的姑娘,卻杳無芳蹤。兩相對照,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