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內向不愛交流,在與他人共事時對于利益糾紛總是喜歡避免。而避免的結果就是自己主動退讓,讓大家都和和氣氣。可事后我有心有不甘,覺得自己吃了虧,又開始斤斤計較。計較多了累了,又覺得很無趣,就開始追求心平氣和的生活態度。我的生活有時候就是在斤斤計較與心平氣和之間糾結著,但總的趨勢是心平氣和越來越占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題記
從小飽受貧窮之苦,習慣了勤儉節約,自己在和人交往中就不那么大方。同時自己自立性比較強,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做很多事都盡可能自己獨立造成。可我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夠大方的態度讓自己在很多時候有點斤斤計較,這樣的態度我不喜歡。可有時候是出于自我保護,為了一點利益發生爭執是常有的事。
我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
我何嘗不希望自己活的大方一點,對他人大量一點,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一點。過去我還總抱怨別人對我有看法,瞧不起我這樣一個依靠自己奮斗的草根。因此自卑和要強的情緒在我的心里一直蔓延,現在想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愉快很多都是自己不夠大方大度引發的。
但過去從來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可能是因為思想意識不到。即便自己有問題也會無限的包庇,人生活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不喜歡改變與完善自己吧。
和母親的爭執
我也知道一個人太過于斤斤計較真的不好,但在有些時候斤斤計較就是為了獲得一個安全感或是存在感,其他的意義不大。記得在家中我經常和母親發生爭吵,而且每次爭吵都面紅耳赤不了了之。母親經常被我氣的睡不著覺,而我們母子發生爭執的問題還不是什么大事。都是家庭瑣事,現在想來確實有點犯不上,但事實上我們的很多斤斤計較都是發生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
在母親的眼里我一直都是一個孩子,母親的觀點就是我們到了八十也是她的孩子都得聽她的。這和母親的強勢性格有關,而我習慣獨立,做事有自己想法。當我看到母親做的不對時我就說,母親就會劈頭蓋臉把我說一頓。我就覺得她不講理,就是用長輩身份壓我,有時覺得委屈。到后來我和母親在很多事上都不讓步,在我的眼里母親總是有很多缺點。
可事實上母親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為人特別熱情,做兒子的只要學會心平氣和的和她溝通很多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所以我和母親發生爭執,就是因為自己太自我,不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和母親溝通上就是習慣一根筋,看到不對就直說,即便是心是好心可也很傷感情。
心平氣和的智慧
努力去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不代表就不去爭執與計較,只不過是選擇一種更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很多大家不愉快的事得到徹底有效的解決,而不至于因為一點小事糾結。
很多人因為一點隔閡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這是最愚蠢的。也是最不智慧的,人從斤斤計較到心平氣和這個過程是很重要的成長。至少在我們的心智模式上是一次徹底的新陳代謝,提高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能夠更客觀更主動的思考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是選擇簡單粗暴的計較與爭執。
工資引發的爭執
在我過去的生活里我因為工資績效發生過爭執,估計這是很多上班族都有過的經歷。有些時候感覺自己付出了不被認可,該發的錢不給。這讓做下屬的十分惱火,可你越是計較就越難受,有一次我真的忍不住了就和主管領導理論一番。主管領導非常難過,他不知所措以后見到我感覺像虧欠我什么似的。也就是這個主管虔誠的態度讓我改變了看法,我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火。不該那么對待主管。畢竟大家都是給別人打工的,只不過人家作為一個工資的分配者確實有難度。我簡單想了想換了我更不知道怎么辦,尤其發績效時,就有干活少還想多發工資的人,我又能怎么辦?
人嘛有些時候吃點虧裝裝傻子還是蠻好的,至少內心不被瑣事困擾。可以更加從容淡定生活,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大智若愚。
經歷過很多次的斤斤計較,我覺得主要原因就是自己不懂得理解別人。很多事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最終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家情緒越來越不好。
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
學會心平氣和解決問題,不僅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大局觀與樂觀的生活態度。其實咱們自己都能體會到,但凡那些講話溫和的人會更容易獲得你的好感。你也更愿意與這樣的人合作共事,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和這樣的人在一起很舒服。
在我努力復盤過去的生活經歷中,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現在就要努力轉變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可能這個過程比較艱難,但起碼我要意識到。等以后自己在生氣的時候就可以給自己多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那就是A選擇簡單粗暴的爭吵,B原因心平氣和的溝通。多一個選項就多一種智慧,生活因為智慧而快樂成長,祝大家都能成為一個心平氣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