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大會是合格的大會

圖片發自簡書App

周末去參加頭頸部影像學會議

之前有幸參與我科協辦學術會議,知道組織一場會議背后的復雜和艱辛,此次以聽課者身份聆聽,感受如下

1,不止一位演講者以“準備不周,提前一周接到通知”開頭,有種為自己沒講好開脫的嫌疑,當然各位老師思路清晰,主題明確,口才了得,但明顯準備不充分,圖像收集都不完整,最主要原因當然是組織方考慮不周到了。

2,演講者講到一半被主持人打斷,可能是講者時間把握不到,但是以時間不夠為借口打斷別人是非常不禮貌的,講者站在臺上臉色難看,臺下的我都感受到濃濃的尷尬氣氛,不禁想起來上學時拖堂的老師,是多么富有責任心和專業素養啊。

3.臺下聽眾素質參差不齊,現在聽課時拍照已是常態,來不及記錄情有可原,但是時不時響起手機鈴聲,竟然還有接電話的,做第三排連腰都不低一下徑直聊天,導致我連臺上人講話都聽不清。隨后在餐廳吃飯,是自助形式,旁邊一位男士盛了一盤子牛肉,但是連一半都沒吃完。攤手what can i say.人應該永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即使您是你們科室的骨干領導,但這樣的你在我看來,恕我直言,都是辣雞。

4.交一主任總結發言時明顯不悅,本來就沒坐滿的會場已是寥寥無幾,他說走的人是損失,我倒不覺得我坐那聽多有收獲,我只覺得人講課著我走開是對人家的不尊重。千里迢迢趕來的教授們以后還會來這種會議嗎,i afraid not.沒有專業氛圍,就算礙于人情,可能也是不甘愿的吧。對西安學術來說,是損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