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做鳳尾,不做雞頭

2019年5月25? 星期六? 雨? 返回恩施

大約是在初三的時候,也就是十四五歲的時候,我得過一場病。說起來并不嚴重,就是不愛說話,茶飯不思,不愛和任何人交流,整天只知道學習,恨不得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刷題、背書。在當時溫飽問題都還才剛剛解決,對這種小毛病根本沒人重視,我爸媽是工人,工作的重擔已經壓得他們直不起腰來了,哪有精力來關注我們的心理問題哦!而我自己也只能不斷給自己加壓。

我感覺自己像唐代柳宗元在《蝜蝂傳》中寫的一種好負重物的小蟲子蝜蝂,爬行時遇到東西,總要撿起來,抬起頭來使勁地背上它,背的東西越來越重,即使疲勞到了極點,還是不停地往背上加東西。蝜蝂背部非常粗糙,東西堆積在上面散落不了,這樣,終于被壓得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有人很同情它,便替它去掉背上的東西。但是,它只要能爬行,仍要背上許多東西,直到撲倒在地。

為什么我有這種感覺呢?這是因為我上初中以后居然和年級第一結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初一開始我就是穩坐寶位。為了在這個位子上一直不下來,我學習非常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讀書,每天深夜才入睡,就差鑿壁借光、頭懸梁、錐刺股了,老師們也總把我做為學生的榜樣,每次都讓其他同學向我學習,學我起早睡晚把時間全用在學習上。甚至有次非常夸張地形容我的專注,老師是這樣說的“即使一顆原子彈在她身邊爆炸了,她都不會為所動的!”

然而,初三期中考試后我就只考了全年級第十幾名,班級也是前三名,要知道全年級六百多個學生,考的已經不錯了,可我不覺得,因為長期穩坐第一,我一下子接受不了,逼迫自己學習學習再學習,幾乎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做,一點娛樂的時間都沒有,再次考試成績還是只有年級十幾名的。

想想當時的自己好可憐的,除了學習,我的生命中什么都沒有,沒有朋友,和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不能打成一片,沒有自己的釋放對象,原本處于青春逆反期,跟家長正是水火不容,如果有朋友、同學也可以釋放一下的,然而,身邊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讓我把身上的重負卸下來。

其實導致我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學時候我的成績不太好,讓老師、同學瞧不起,而到初中當自己考第一的時候,老師的贊揚和同學們的仰慕使我榮譽感倍增,在內心深處我一直害怕這種榮譽感因成績的滑落而消失,所以我才會極度的給自己壓力。

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來什么,沒想到從初三開始,我的第一終于保不住了,我開始失眠,然后瘋狂地看武俠小說、言情小說、世界名著,還半懂不懂地看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書。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什么作用,我還是執著的追尋第一,可惜初三之后它就總是與我失之交臂。

不過后來我卻感激這段不拿第一的日子了,我卸下了許多包袱,擁有了許多朋友,在學習中尋找到了一種快樂。人不能對自己期望值太高,不可實現的預期給自己壓力太大,反而束縛了自己的創造力和動力。放下名次,讓學習變成一種快樂的事情,讓自己有上升的空間,這多好啊!

因此,我從來不要求女兒拿第一。對于學習名次我也從來不要求她。她考第一了,如果把學習當成痛苦的事情,不快樂的話,豈不是喪失了學習的根本目的嗎?即便考不到第一,只要能夠保持快樂學習的心態,那么名次又有什么關系呢?

女兒的成績并不拔尖,也不差,年級前六十名左右,對此我非常滿足。上次月考下滑得非常厲害,問明原因后知道她是因為粗心大意寫錯了考號,一張試卷作廢了,少了五十多分,因此,我也沒有說什么,只是安慰她,一次成績又能說明什么呢?讓她不要為此灰心喪氣,只要汲取教訓下一次就一定會有進步的!看來我們家長的鼓勵很有作用,期中考試居然上升兩百多名。

其實,孩子在學校里,同學之間的攀比、老師潛移默化的影響、升學率的導向等等,他們的壓力已經夠大的了,此刻我們做家長的職責就是給孩子松綁、替孩子減壓,不要再給他們稚嫩的肩膀上增加負擔了,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的。我們需要的不是孩子的成績,我們需要的是孩子健康的身體、開朗的性格、愉快的心情、主動的學習,這些比成績重要得多。

是的,孩子有遠大理想和抱負是好事,但是,我們也需要時時提醒孩子可以海闊天空地想,但更重要的事情是腳踏實地地干。既要有詩和遠方,也要有眼前的那片土地;既要仰望星空,更要有求真務實、身體力行、扎扎實實地從奠基的實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

我覺得太長久的事情考慮多了會壓得自己難受,其實,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然后期待,這些點點滴滴的事情累積起來,或許哪天就能成為一個不錯的景觀,起碼是自己喜歡的景觀。人生原本就不著急的,按照生活一點點做好,生活一定會給你完美的答案。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生活,老大這個位子真的不好坐,民間有句俗語說的好,寧做雞頭,不當鳳尾,其實,無論是雞頭還是金鳳,都應該適時放下壓力,否則,終將會陷入心理問題的羅網中。即生活如同一個羅網,身在其中的人,若不懂得保護好自己的心,早晚會落得凄慘下場。由此看來,我覺得該是,寧做鳳尾,不做雞頭,這樣壓力小得多,上升的空間也大得多,更容易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