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第一次參加高考,也是最后一次。
我平時成績還行,正常的話,重點一本應該是可以的。模擬考試一次比一次高,班主任還找我談話,讓我好好發揮。
我家對門鄰居是個比我小一歲的男孩。我倆都學理科,而且我在理科實驗班。其實吧,我們平時都不怎么說話。小時候還一起玩,長大了就莫名其妙地疏遠到見面連話也不說。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在一樓的臥室里躺著。他在二樓正中間的房間,燈一直亮著。
總之,就是我醒著的時候,燈一直都是亮的,還能看到他翻書的影子。
我于是莫名其妙地失眠了,可能是無形中的壓力太大了吧。
第二天考語文。語文一直是我的強項,結果考的不行,比平時少20分。數學我一直不怎么樣,只是卷子有點難,我蒙逼了,都不會。
不會就不會,也沒有像有些男生那樣哭著出考場。其實他們都考一百一,我才九十,捂臉。
英語和理綜都算正常。最后就是剛過一本線。家人讓復讀,我不干。我覺得我復讀了也考不好。
我的對門鄰居,我不知道他當年考多少分。后來他復讀了。和我的高中同桌一個班。
再后來我同桌考去了南理工。我對門鄰居又復讀了。
再后來,他考上了東南大學。畢業去了上海。
我就一直在安財晃悠了七年,畢業,留在蚌埠,工作結婚。
有時候我也會想,那三年,他是怎么熬過來的。我不敢復讀,是因為我害怕失敗,我不敢承受。
可我沒有想過,年輕的時候,有資本可以承受。過了那一年,似乎就錯過了一個機會。
但是呢,都是好事,學著感受和體會,學著吸取教訓。
希望高考的孩子們,好好把握機會,勇敢面對現實,畢竟年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