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在朋友圈觀“藍月亮”

又一次朋友圈的“熙熙攘攘”落下帷幕。

一周以前便有新聞預告了昨晚的月全食,并且是一種罕見的月全食、藍月亮、超級月亮組合的奇觀,號稱150年來的首次“超級藍色月全食”。但讓人真正感到被藍月亮“綁架”是從昨天一大早。從深入淺出的科普知識,到長篇累牘的觀賞攻略,差不多幾個網(wǎng)頁便能翻到一串“藍月亮”專題。

根據(jù)預告,19時48分月全食初虧。從18時開始,朋友圈除了各種重復的所謂攻略,便不時有“高端”玩友曬出各式各樣的諸如望遠、攝影的裝備。這些“長槍大炮”當間,竟也零星夾了好幾首吟詠“藍月”的詩章,有格律的有現(xiàn)代的,渾不知是還在夢里,抑或其超大的腦洞吸了藍月美姿提前展演?

慢性子的我從書卷里抬起頭,想起到陽臺上瞻一眼藍月芳容的時候,尋了半個天卻什么也沒看清。妻說早讓天狗吞進了,我說吞進朋友圈里了吧?

果然,不止朋友圈,各色視頻平臺競相在推直播。無休止的回放倒真的讓我飽了眼福,雖然沒有親臨其境那種喜悅與震撼,從別人的眼里,我不僅看到了北京、新疆、美國、香港等地“描述”的“初虧”,還由此知道了什么叫“食既”,甚至“食甚”——“美輪美奐”就如此容易盡收眼底。

再一次打開朋友圈已到了今早醒來,看到一網(wǎng)友的留言:“在朋友圈里看了一圈月亮,的確很美?!币l(fā)我把朋友圈往前一通翻頁。大大小小,紅紅藍藍,或襯以樓宇,或稍匿樹外,一片靚影里也夾了些許自得其樂的混沌不清圖片。在一個同學群里,一位信誓旦旦自稱親自用相機而拍攝的幾張,卻惹了好幾通同學們善意的質(zhì)疑或哂笑。還有位朋友發(fā)了綴在今早空中的一輪圓月,在遠山之上淡淡地亮著,煥發(fā)一種比之”藍月亮“更為本色的美。

想起前幾天剛剛重新溫習背誦的《西湖七月半》。去年約朋友一塊選背了80多篇古文,《西湖七月半》便在其中。當時按張岱的”七月半之人“對號入座,一位朋友自己直言屬”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還有一位朋友向往”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時的”素瓷靜遞“。而我,卻不由喜歡張先生最不屑的那類,”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其實其時我聯(lián)想到了學生時代”躋入人叢“元宵觀燈的情境,當然還沒至于”裝假醉,唱無腔曲“罷了。

于是又想起惠子所問莊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反問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在朋友圈,觀月者與被觀者,大概各得其妙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