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不俗人》:之585 憂心忡忡話危機,知遇之恩自難報;始料未及結親緣,溫恭謙遜待有時

上篇說到,曾明以經典的歷史人物,所說的富含哲理的話,很好地詮釋了,博采眾人之長,集思廣益的重要性。

曾明此行,滿滿的收獲所帶來的快樂,也讓趙武、張曉芳和胡姣三人倍覺欣慰。

曾明受誣陷、遭劫難之后,個人所展示的從容淡定和卓越的投資能力,也被吉副省長和王滔所認可。

曾明的意見,幾乎被全盤采納,這也算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尤其是老前輩鄧家老太的降階相約,更奠定了曾明做為重要智囊團人員之一的地位。

晚餐是愜意而溫馨的,曉芳和胡姣依舊去收拾殘局,而曾明和趙武,就坐到客廳的沙發上相談起來。

武子,剛才小姣和曉芳在,我有一件事情并未講出來,怕她倆胡亂聯想。曾明低聲說。

哥,你是不是還是擔心對手,不會善罷甘休,因此會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來?趙武問。

是呀!此次我在建議里,也提到了要防范小人狗急跳墻……可我的感覺,吉副省長和王滔還是吊以輕心的……曾明顯然憂心忡忡。

趙武勸慰道:哥,你已多次提出警示,這次你又拜托鄧家老太,從側面提醒他們,如果他們還是滿不在乎,那也是自食其果了。

是呀!“盡人力,聽天命。力不盡則憾,命不聽則枉”。(意思是凡事要盡力去做,成不成功看天意。)

我已經盡力了,將來真有事了,我個人雖無遺憾,但眼睜睜可以避免的事情,最終卻發生了,也是一種痛呀!曾明的言中充滿無奈。

哥,我知道你是一個知恩報恩的人。王滔廳長提攜你,讓你在對外經貿洽談會上有了用武之地,所以你特別不希望他出事。

你三番五次地勸了,聽不進警示的是他,你何苦自己背這么大的心里包袱呢?真的犯不著。趙武有些心疼曾明。

武子,我明白的,這些事我也只是跟你叨叨,以求得內心的安慰。曾明松了松郁悶的心情。

趙武見狀,換句話問:哥,今晚留下來嗎?

不了,待會兒就走!你這兒離小姣上班的地方有點遠,怕早上來不及!曾明笑著回答。

正好,曉芳和胡姣從廚房走了出來,曾明便跟曉芳告辭,帶著胡姣鉆進了老款桑塔納,駕車而去。

曉芳和趙武,送到門外,看到遠去的曾明,曉芳嘆口氣說:武子,我還是覺得哥以前輕松自在些。

才華為自己所用,有何不可?也不必要非得登大雅之堂,讓人人稱羨……我看哥也挺累的。

是呀!夫人。我也覺得費勁,沒那個必要去管那點官場之事。光揣摩心思,我都覺得特累。

也許哥甘居幕僚,這是萬般無奈之中的韜光養晦之計吧!趙武附合道。

其實曾明的心里,還真有點無奈,既感念王滔廳長的賞識、提攜之恩,又討厭官場處心積慮的明爭暗斗,又夾雜一絲想為國為民,貢獻一點力量的想法。

這三者之間糾纏不清,又難以捋順的關系,確實讓曾明頭疼。

若不是胡姣的提示,曾明還一時半會找不到,效法古人(孫臏),用古人之智的,這個甘當幕僚,避免深陷其中的好辦法。

老款桑塔納車中,坐在副駕座上的胡姣,輕聲笑了,美目看向曾明說:先生,你這一次兜兜轉轉,居然又攀上了一個“親戚”。

曾明也笑了,夫人,你還真別說,跟這個“大姨外婆(指易玲)”的交流和溝通,遠比和吉副省長、王滔這些封疆大吏要輕松、愉快得多。

這是為什么呢?胡姣認真地問。

老太太歷經無數次血雨腥風,對現在的人和事,無論是怎樣地紛紛擾擾,跟過去的生死相比,都不值一提,自然更看得開,看得遠,心胸也更開闊,也更容納于人。

而吉副省長和王滔做為封疆大吏,官場混際良久,雖能保持個人的一些清正廉明,但整個官場小心謹慎、虛以委蛇的狀態不可能完全改觀。

他們的行事方式,多少也會有敷衍之嫌,加上還講一些為官之道,如對上之恭敬,對下之官威。

多年之后,難免對上謹慎有余,對下親和不足。下屬自然有點膽怯,對領導心生畏懼,我算膽子大的了,可從我的內心,我也生怕出言不遜,有拂他們的面子和官威。

有道理,先生。胡姣又笑盈盈地問道:先生,那你看我們這個“大姨外婆(指易玲,鄧家老太)”要不要認呢?

夫人,我當時也是順著話題說說而已,中間隔了二輩人,好幾十年,這種“親情”單單我們晚輩說了可不算。

這層關系的確定,還真得留待以后再說。何況兩位老人(指謝瑩和易玲)還未相認,等老人之間的關系理順后,我們與她們之間的關系自然就理順了。

夫人,你我現在只有一個親“姨外婆(謝瑩)”,特別是你的外婆蔣素菲、父親胡杰,及至你,早已和“姨外婆”有著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了。

先生,我聽懂了!胡姣嘴角含笑。

鄧家老太一看就和吉副省長的關系不一般,王滔又和鄧家老太的老大—鄧濤是多年的好朋友,吉副省長空降蓉城不久,吉副省長就和王滔形影不離,我估計多半是鄧濤介紹的。

如果我這個晚輩,現在就添著臉往上蹭,豈不讓人看笑話?閑談是閑談,有些談資和關系可以扯一扯,但不可太當真。

別人認可你是一回事,可我自己不能不自不量力,不懂規矩,壞了禮數。曾明進一步解釋說。

先生,你考慮得很細,做得也很對!鄧家老太單獨讓你陪她去散步,應該可以肯定她老人家,還沒有忘記跟咱姨外婆(指謝瑩)的生死情誼。

同時也關心和體恤你,遭誣陷,受蒙難之后的情緒和心境,所以才找機會,單獨和你談話的。胡姣也肯定地判斷說。

是的,這一點我也是這樣想的。鄧家老太看問題犀利得很,在她面前,我也用不著遮遮掩掩,說起話來,那也是“竹筒倒豆子—直來直去”,好不痛快。

咯咯咯,胡姣抿嘴而笑,美目傳神,幸福感爆棚!

精彩待續……

億萬人中遇見君,緣份二字妙難擋。

貴手沾福輕摩娑,點贊關注加收藏。

(文系原創,盜者必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