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62 ?2014/12/04 ?設計了不起
丨專題 丨設計中的設計
在我小的時候,對設計沒什么概念,僅僅把它劃為藝術類,并認為設計遙不可及。大一些,按部就班的學習之余,覺得藝術是多么無與倫比,藝術生一定活得很精彩,而自己,沒有藝術天分,沒有繪畫技術,沒有奇思妙想,沒有靈感,還是繼續按部就班的學習吧。再后來,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設計師,這又是另一番感觸了。
我其實還算不上設計師,只能說是設計師助理,其實就是打雜的。所以現在的我對設計的理解充滿了悲觀和偏激,覺得設計是枯燥乏味的,是一張圖片的反復修改,是一個文件的最最最終稿,是很難靠熱愛和興趣支持下去的存在。我無數不多的靈感,被各層碾壓的所剩無幾,只需按別人的想法做出別人的作品,于我,只是個復制的成品。
我不知道別人怎么熬過“助理”的漫長時間,對其實并不熱愛設計的我來說,似乎有些艱難。設計是有目的的選擇,設計師則是被選擇,這是一種必然,其實無需抱怨。所以,我依舊覺得,設計是很了不起的存在。
設計的“其中唯一”,是從大學開始老師就在主張的觀念。設計必然有選擇,一個設計就是從眾多設計的“其中之一”,然后根據任務書,選擇一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設計。如今我在做的只是一種“設計技能”,但設計絕不是一種技能,它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洞察能力,是對事物細節的注重和把握。
設計目的是多樣的,可以是表達個人的喜好,自然也可以是便利我們的生活、改善人們的交流。而設計的過程就是一個概念探索的過程。有些概念,比如時尚,它們的目標人群并非“普通消費者”,而是在提供一種“改善的可能性”。然后,經過一代代設計師的努力,進行改良和再設計,最終決定它們的去向:
一些設計就此消失,而一些具有持續生命力的設計保留了下來,以它們原始的形式,或者改頭換面以讓你認不出來的形式,為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服務。
這就是設計了不起的地方。
用《穿普拉達的女王》中的臺詞結尾吧。
比如你挑了那件藍色的條紋毛衣,你以為你自己是按你的意思認真地選出這件衣服。但是,首先你不明白那件衣服不是藍色的也不是青綠色或琉璃色,實際上它是天藍色的,而你從沒搞清楚這個事實。
而實際上你也不知道,從2002年Oscar de la Renta 的發布會第一次出現天藍色禮服,然后我記得,Yves Saint Laurent 也隨之展示了天藍色的軍服系列,很快的,天藍色就出現在隨后的8個設計的發布會里。然后,它就風行于全世界各大高級賣場,最后大面積流行到街頭,然后就看到你在廉價的賣場里買了它。
事實上,這種天藍色,產生了上百萬美元的利潤和數不盡的工作機會,還有為之付出的難以計算的心血……你覺得你穿的這件衣服是你自己選擇的,以為你的選擇是在時尚產業之外,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你穿的衣服就是這件屋子里的人,替你選的,就是從這一堆玩意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