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經記》

? 朱老者,吾之師也,授吾黃帝之師,是日講《六經別論》一文,感經文之妙,囑吾作文以效仿。余亦好經文,嘆其精簡意深,妙趣難識,非虔誠之心不可會,非敬畏之心不可得。然深知才疏學淺,語言羞澀,不登大雅。但以拳拳之心,斟詞酌句,恐有負師愿,有背圣意,不敢妄作。師意作四字之文,思而再三,若直作四字之文,則有所缺,故先述由來,再作四句,后有所抒,聊表吾志。

? ?昔在伏羲,仰觀日月,俯察萬物,識乎陰陽,知乎變化,而創八卦,書成卦經;更有神農,始嘗百草,后有醫藥,民食療疾,乃治百病,世人錄之,后有本經,藥分三品,毒有大小,效有迥異;黃帝坐堂,問于歧伯,記而成經,勒成一部,名曰內經,文簡意博,理奧趣深。三圣之言,謂之三墳,大智所集,大慧所聚,欲得其術,必溯其源,必求其本,刻意研精,探微索隱。

? 余嘗求古仁人之心,非僅有回春之術,亦有圣賢之德,若有疾厄來求救者,定志安神,心發惻隱,救含靈之苦,動乎之間,死生異矣,若鬼神幽贊。漢有張機,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作《傷寒雜病論》一書,方藥兼備,理法皆全,治病之則,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癥治之,方經千載,而效猶驗,嘆乎哉,仰止于高山,行止于景行,敬慕之心誠,求學之心切。乃誦古籍,時會悟,習大道,假所學,濟疾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丙申猴年,時值弱冠,壬辰月辛己日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