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聽到把“油膩”二字用到了男人女人身上,我的理解是拖、懶、進取心不強的模樣吧!心中有種忐忑,雖說自己還未到中年,但是不是成孩子眼中的油膩媽媽了呢?千萬別哈!
等我下班回家,一年級的兒子早已放學兩小時有余,自從孩子上小學,接送零次數,慚愧,多少有些不稱職!還好每次學校的家長會公開課親子活動都盡力去請假如期參與了,撫平了些負罪感!
問“作業有沒有做,可以獨自完成了么?”
孩子淡定地回復“作業不是在你手機上么?”
“是哦!那,來~來~來,我們開始一起看作業”
“不行,讓我先玩會,媽媽你也先休息會,等咱們待會跑步回來再做吧!”“我點點頭,記得到時候提醒哦!”就這樣,吃過晚飯,休息半小時,這時候自己會情不自禁地往手里這個方塊上盯,孩子在小黑板上寫寫畫畫,突然跑過來,正經的在我耳邊說“媽媽,你不是不看手機么?陪我玩玩吧!”趕緊的松手,心頭一驚,孩子面前我怎能不誠信呢?接著8點多出門跑步,基本上都折騰到9點左右才回,結果呢回來洗洗刷10點多上床,開啟作業模式,眼前的語文數學不得不在他眼皮惺忪的狀態下完成!“媽媽,快講個故事給我聽吧!”“不聽故事我睡不著”“好吧,仔細聽好,即便我也有些犯困了,也得鼓足精氣神來,“從前在海的那邊有一個神奇會變魔術的小男孩~”約莫不到5分鐘,沒動靜,湊過去,已酣然入睡了,瞧瞧時間,時鐘已毫不留情地搖擺在11點了,“哎,怎么又到這么晚才睡,我最愛的書法還木有寫,得到老師的課也還躺在那呢?”這樣的狀態可謂自己前階段的下班后生活模式!直到聽到“油膩”二字~
合理規劃下班后的時間很重要,如何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好孩子,怎么才是最佳的陪伴?以及如何做到早睡早起!這些源于個人的自律習慣,做一個孩子眼中合格而不油膩的父母!
在得到每天聽本書里《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那句“家長要培養孩子獲取成功的能力”從資源,應用流程,行為價值取向三方面著手,這種企業模型同樣適應于培養孩子身上,對如何配置資源上深受感觸,我們現在的家長,大部分都很忙碌,也急于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于是我們送孩子舞蹈,音樂,鋼琴等各種課外輔導班和夏令營中,這樣家長減負了,但孩子們可能并不喜歡,也難以投入進去,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家長要時刻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鼓勵他獨自解決問題,而不是替他解決,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真正接受的事情,而不是逼迫他學習某種知識!一定不能把孩子打包出去!用心陪伴才是最好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