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島是我的第二故鄉,我人生最重要的經歷都在這片熱土完成,愛恨交織,去過許多地方,可是還是故土難離念念不忘,依然選擇在這里扎根了。雖然這是個北方濱海小城,可也是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悠久,自然美味也繁多。居住了20年,我也算轉成資深土著,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里幾道實在美食。
?第一,北戴河楊腸子。秦皇島市北戴河楊氏肉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火腿腸,呈玫瑰色,切成薄片,鮮香可口,在我看來和哈爾濱紅腸旗鼓相當。這種火腿腸是一位名叫楊庭珍的老藝人創制的,時間長了,名氣大了,人們就給他起了個藝名叫“楊腸子”。說來它也算進口食品,因為是德國口味。楊庭珍祖籍山東,19歲時在濟南的一個德國人開的旅館里學廚藝。這家旅館的德國老板有一手制作火腿腸的絕活,但他從不向人傳授,每次做火腿腸時,他總是要把材料拿到自己的房間里一個人調配,配好后再拿出來,讓徒弟們加工。當時學徒的有好幾個年輕人,頂數楊庭珍心細,每次師傅拿到房間里的料和剩下的料他都記在心里,時間長了,就把師傅配料的絕活給偷學來了。加上自己的創造,楊庭珍做香腸的手藝越來越精。后來他在天津創辦了盛利腸子鋪,在津門遠近聞名,再后來遷至北戴河至今,實乃旅游饋贈佳品。
第二,青龍水豆腐。說起青龍滿族自治縣的地方特色名吃,水豆腐是絕對不能不提的,這豆腐承德又叫懶豆腐,是滿族小吃,因青龍靠近承德,所以跟承德的名吃一脈相承吧。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水豆腐就隨著滿族人一起來到了青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是各家飯店必備菜肴。水豆腐,顧名思義,即是含水量很多,但又不是豆腐腦一樣完全失去了豆腐特有的形狀和特有的味道。青龍水豆腐含水量在85%—88%之間,俗話說“好水出好豆腐”,青龍水豆腐之所以色、香、味俱全,也跟其獨特蘊含豐富礦物質酸堿度適中的地下水有關。剛出鍋的水豆腐,豆香撲鼻,順滑爽口,溫熱綿軟,加上蘸料吃起來回味無窮。
?第三,山海關葷鍋。就如同四川人愛火鍋一樣,我們這邊冬天大家也喜歡圍爐而坐,只是這火鍋是具有北方特色炭火銅爐,里邊是北方人最終愛的豐富食材,最有特色的就是這山海關什錦葷鍋。脆爽爽的酸菜,滑溜溜的燜子,香而不膩的肉片,回味無窮的靚湯……咕嘟咕嘟的香的冒泡,口水直流。這火鍋是隨著清軍入關的,火鍋、火炕、旗袍,是滿族文化的代表。傳統葷鍋的特點是酸菜、雞湯打底,而且雞湯是吊出來的。配上燜子、丸子、白肉、凍豆腐等等,傳到山海關當然少不了山海關文化的熏陶,秋天把肥美的蝦肉、蟹肉、貝肉放到火鍋中做鍋底,還加了山海關本地特色的野山菇,這些就是天然的味精,使得火鍋鮮美異常。吃葷鍋也可以配以蘸汁料,通常是麻醬、腐乳、韭菜花、辣椒油、蒜泥、香菜末、香蔥等,依個人口味而定。也可以什么都不用,火鍋湯菜本身的味道是最誘人的。
?還有各類海鮮不必說了,但這些菜才是本地特色之味,有著北方的特有的豪情,寬容,歡迎大家來秦皇島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