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做事越沒動力,這事兒好像是真的

最近羅胖在羅輯思維中提到“越老越智慧”。

一是因為去中心化。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以自我為中心來考慮事情,不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斷。人老了之后,大腦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不再對自己的身份、地位過于執著,也就是不再以自我為中心。

二是因為平衡化。人老了之后,大腦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自己在生活常識、情緒控制、共情力等方面的能力更加均衡,就是說,老了就變得不容易沖動,處理問題時也更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

羅胖覺得,這是好事兒啊。嗯,我也十分認同。

可是,武志紅卻在最近的專欄中講,自戀、性和攻擊性,是人類的三大動力。他認為武俠小說中的掃地僧是不可能真實存在的,沒有人能先把自己置于無欲無求的境界然后練成絕世武功。嗯,這我也十分認同。

然后我驚奇地發現,武志紅總結的這三大動力,跟羅胖總結的那幾個因素,正好是針鋒相對的:與“自戀”相對的是“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與“性”相對的是“不容易沖動”,與“攻擊性”相對的是“共情力”。所以我得到的推論就是:年齡越大,雖然變得越智慧了,但也同時變得越沒有動力了。

“有智慧”和“沒動力”,看似矛盾,其實也可以并行不悖:

  • 因為有智慧了,看人和事確實比年輕時看得更清楚,確實有可能少吃些苦頭、少走些彎路就把事做成;
  • 可是,即使比年輕時看得更清,能找到一條更短、更快的路把事做成,卻還是會覺得這路太長,已不像年輕時那么有動力去堅持走完了。

再想想我自己,好像真的感覺這些年變得越來越沒動力了,所謂“老油條”是也。細思恐極,我實在是不想把這個推論變成了我的“自證預言”啊 >_<

哪位看官如果能看出我得出這個推論的邏輯漏洞,請幫忙指出。十分感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