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我終究還是活成了你的樣子

曾有人說:我最愛你的方式,就是將自己最終活成了你的樣子。

這是在看完電影《七月與安生》后,最想說的一句話。不評價演員是否演的好壞,也不說電影是否完全呈現了小說的樣子,僅僅只是想就電影表達的故事,傾訴些自己的想法。

在此之前并沒有看過安妮寶貝的書,有時候看的文章也只是節選一小部分。每個作家在給自己故事里的人物起名字的時候,也許就預示著些什么,也許是性格,也許是宿命,也許僅僅只是隨意取得。自己喜歡推敲文字的使用,就先影片里的三位主人公的名字來說說。

家明:一個聽上去就人畜無害的善良男生,他出現過在很多人的故事中。扮演的都是一個陽光,正直的大男孩,他應該學習不差,他應該會愛運動,他應該終究會喜歡上一個和他完全不同生活習慣和方式甚至是環境的女孩。他應該傷害了一個本應和他各方面都相配的女生,可他不會死,會一直內有愧疚的活下去。直到終老,都在追憶好女孩的善良,與壞女孩的特別。

七月:一個聽上去溫暖的名字。她應該是一個溫暖的女孩,有著甜甜的笑容,能打動每個在她身邊的人。七月,一個不冷也不太熱的天氣,他應該性格溫和,沒有特別活潑的熱情,沒有孤高的冰冷,是一個你愿意與之慢慢相處,永遠都覺得很舒服的一個女孩。七月,一個承接熱與冷之間季節的過渡期,所以在溫和之后,終究是會迎來嚴寒,內心似秋風一樣的搖擺,捉摸不透,可是,成就的一番好景色,也使你久久不愿舍棄。

安生:一個看似要漂泊很久的名字--無處安放的生存。她應該是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風景,接觸過很多人,可最留戀的風景,最牽掛的人,始終是那一處地方,那一個人。她應該個性放浪不羈,愛自己,隨自己心意來去。可是內心始終放不下一個人。她應該最終會安定下來,漂泊的人最渴望有個安定的家,四海無家處處家,有自己喜歡的人在身邊,就是家。可無論在哪,總會安定下來,畢竟一個人要生存下去。沒有根的樹,注定活不了多久。

電影開始說,七月與安生的相識是被選擇的結果。

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每個接觸過的人,也是一種選擇。至于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就與看自己信不信命運這一說辭。每個人的相遇,我們都很喜歡歸結為命運的安排,其實,沒有命運的安排你也會碰到那個人,只是,如果你沒有多看了一眼,就不會有之后的繁華綻放。我們不是因為有緣而相識,而是相識了才覺得有緣分。你只有接觸的多了,你才知道,對方的生活環境、習慣等和自己有好多交叉點,原來我們可以有這么多面可以相互分享。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平凡的接觸。讀書時期的感情深厚,是因為沒有外界物質的浸染,只有朝夕相處的生活。人之所以會有對比,是因為相差的不多,才會放在一個天平上對比。如果一方擁有的多余另一方很多,那么不用天平也會很容易比較出來。在七月與安生學生時期的天平里,七月有溫暖的家庭,安生有自己的自由,在那個時期,這兩樣還是可以相對比的東西。我們相差的不多,才會更加親近。

我們總是喜歡生活在別處。

七月羨慕安生的性格,羨慕安生可以到處闖蕩,去看不同的風景。安生羨慕七月有安穩的工作,穩定的生活。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的生活,可是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的過成了對方的生活,七月與安生卻做到了。她們真的就在靠近對方的生活,一點一點的相互交叉、影響。在羨慕別人生活的時候,總是容易忽略不同生活的艱辛和苦澀。七月的生活是很安穩,可是充斥著麻木和枯燥,對,生活千姿萬色,你卻過成了最無聊的一種。安生的自由是精彩,可也填滿了漂泊的無助感,明明已經在路上,卻不知道下一步會在哪里。

愛情,大都開始于好奇和那人給予你的特別。

我們對于好奇的事情總是喜歡去一探究竟,就像家明對安生的好奇。家明好奇一個素未謀面的女孩對于自己的警告,他也好奇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姑娘。一句“不要問我這么哲學性的問題”,把一個舉止很特別的女孩躍然于心里,其實那一刻家明平靜的內心就開始泛起點點漣漪。

安生說“七月喜歡你什么”

家明說“七月喜歡你什么”

安生說“你喜歡七月什么”

家明說“你喜歡七月什么”

安生說“我喜歡七月的一切”

家明說“七月的一起我都喜歡”

句句都沒離開七月,可透露卻是自己對對方的好奇與曖昧的情愫。生活一成不變的人會更傾向于喜歡性格多變的人,總覺得會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會有新鮮感來排解掉無聊沉悶的因子。生活漂泊或是燈紅酒綠的人更傾向于喜歡沉穩安定的人,總感覺他們會給自己帶來踏實的安全感,會有單純的心來撫慰那個飽為世俗蹂躪的心。

友誼的深度從來不輸愛情的價值。

有人說,一份深的友情,相處久了比愛情更讓人難忘。七月與安生她們很要好,要好到想成為對方一部分,對方喜歡什么,自己都喜歡,包括對方的男朋友。并不是因為她們喜歡同一款男生,而是因為你喜歡他,所以我也喜歡他。世界上的男人有好多,性格長相類似的也不少,偏偏是同一個,只是因為他在你眼里不一樣,我也想要這份不一樣,如果可以,我也想要變成他,成為你眼里的不一樣,這樣你就能一直注視著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可是我終究是我,他也終究是他,唯一能讓我們更近一些的方式,就是我也喜歡上那個你也喜歡的他。七月走過安生走過的路,去到安生去過的城市,看了安生看過的風景,想要和你一起體味那共同的感受,卻從來都是彼此分隔的感受。“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你,七月”安生如是的說。

愛情是盲目的,愛情是自私的。

其實七月一直知道家明喜歡安生,從山上的山洞許愿開始,七月就一直知道。她裝作不知道,裝作沒有看到,是因為他不想家明離開自己,自欺欺人從來都是自我解脫的最佳方式。安生第一次離開,七月還是看到了一直陪在家明身邊的護身符出現在安生胸口,她沒有說明,只是覺得一下子很難過。安生說“如果你要我留下來,我就留下來。”七月沒說話,在愛情面前,七月有些小私心的不想要安生留下來。七月說,那天她哭了很久,因為自己很難過,自己沒有像愛自己一樣愛安生。那次七月去北京找家明,碰到家明和喝醉酒的安生一起回來。她們在廁所用惡毒的話刺激著對方,安生心痛的說“為什么我們現在變成了這個樣子”,原來最傷人的僅僅只是幾句冰冷的話,她們說著彼此的不堪來刺痛對方,卻沒想到,自己傷的更重。

我終究還是活成了你的樣子,這樣你和我就不再算的那么清楚。讓不再存在的七月,一直存在在故事中,是安生所能給予自己的最大寬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