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Wei德語 (ID:weideutsch)
前兩天聽說,一不婚男因為受不了樓上熱心大媽介紹對象的熱忱以及家里人的叨逼叨而被迫“離家出走”了。
這種“決裂”已經鬧過N次了。作為家里的獨苗,他擔負著為家族傳宗接代的重任。在一個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的傳統中,婚育觀成為兩代人之間無法逾越的鴻溝。他們說,繁衍后代是人類的本能,也是責任。于是,不婚不育族成了社會公敵,因為他們自私,沒有責任心,簡直就是 “沒人性”。
這其中最大的沖突在于,上一代人所成長的世界,整體都遵循一個相對穩定的規律,并且對于個人意識比較不敏感。人生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任務”,最終的評判標準無非是“事業” “家庭” 和 “社會貢獻”,對于“個人價值” 的實現沒有過多重視。因此有多少夫妻明明已經無法忍受對方,還要為了孩子強撐著名存實亡的婚姻驅殼。 “為別人活著” 而犧牲自我是光榮而偉大的,如若“為自己而活” 而對他人造成傷害,就是一種極大的自私。
物極必反。也許正是因為父輩過度的壓抑,才喚醒了年輕人施展個性的欲望。何況社會發展至今天,選擇日益增多,每個人的生命軌跡各不相同。世界那么大,連超市的飲料有上百種口味,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選擇,在取舍。當今社會,隨時應對工作,生活中種種挑戰和突發變化,是現代人的一種常態。守著一份工作到退休,守著一個人到終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因為人生沒有“固定模板”可以套用,全憑我們自己去構建。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更得 “量力而為”。只有對自己負責,才有資格對別人負責。
引用 Oscar Wilde的一句話:
?Ziel des Lebens ist Selbstentwicklung. Das eigene Wesen v?llig zur Entfaltung zu bringen, das ist unsere Bestimmung.“
人生的意義在于自我實現。讓本性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才是我們的天職。
但是一旦牽扯到傳宗接代,就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了。你即將接收到一整套的苦口婆心+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催婚催育套餐。
前段時間二孩政策在德國的新聞中被炒得火熱,看到屏幕上各種大爺大媽就此高談闊論,德國人不解: “生與不生都是自己的決定,關別人什么事?”
讓我如何解釋才好。
首先,父母不是 “別人”,否則你就是一個大寫的 “不孝”。
其次,七大姑八大姨也不是 "外人",因為他們都是 “為你好”。
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 “關我鳥事” 和 “關你鳥事” 來解決,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不過基于現在年輕人自理能力差,工作繁忙,經濟壓力大等等原因,老人看娃也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德國人詭異地笑笑,說:“這真是個奇怪的邏輯。父母辛苦了一輩子,退休后本該游山玩水,安享晚年,卻要給子女當保姆。這才是真正的不孝吧!”
呵呵,在一個有五千年傳承的文明里,竟然有這么大的一個BUG,真心值得我們好好反省。
結婚生子不應該是為了傳宗接代,而是出于你個人追求幸福的意愿,是你深思熟慮的主觀選擇。因為說到底,只有你才能真正地對你自己,你的另一半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負責。
至于其他不相干的人,你可以畫個十(quan)字(quan),然后對他們說:
?Gesegnet seien jene, die nichts zu sagen haben und den Mund halten.“ Oscar Wilde
那些不該說話并懂得管好自己嘴巴的,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
本文為Wei德語原創內容。首發于Wei德語微信公眾平臺(ID:weideutsch)。如需轉載,請與后臺聯系。
關注Wei德語微信公眾賬號:
weideutsch
關于德語學習,你所需要的一切:回復
【單詞】【語音】【語法】【詞匯】【文化】
【經驗】【口語】【聽力】【閱讀】【教育】
【論文】【報告】【動詞】【介詞】【四格】
【時態】【被動態】【形容詞】【las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