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的根源是什么?
文 | 叫我鐘先生
都說節儉是中華傳統美德,都提倡說人人應該節儉。
那么人們應不應該節儉呢?
大多數人的答案是:應該。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試問:如果人人都節儉將會發生什么?
都知道: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
節儉簡單來說就是抑制欲望,
而抑制欲望等同于減少需求,
需求減少就會導致消費銳減,
從而出現供過于求導致物價貶值,
物價貶值導致利潤減少甚至虧損,
從而導致減少生產,
接下來便是裁員與工人的下崗。
由此可見買方的節儉(抑制欲望)將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經濟倒退。
看完以上的邏輯,我想問:為何踐行節儉美德,卻導致惡果?
因為時代的形態:
由消費帶動生產,刺激經濟。
消費的根源便是欲望,
而欲望雖是無邊無際,但具有時效性。
會隨著時間而消退。
那么如何刺激欲望呢?
于是社會便出現了媒體,
媒體通過各種方式刺激人的感官
從而刺激欲望。
當欲望過于強烈而無法短期實現時,
便催生了一種消費叫做:超前消費,
于是信用卡便出現了。
超前消費滿足了欲望帶動了消費與需求,
進而帶動生產,
最終刺激經濟于是便出現了所謂的:
炒出來的GDP。
或許市場營銷的目的就是點燃消費者欲望
邏輯圖
END
叫我鐘先生
腦子多動癥患者
微信公眾號ID : 易宣閣